2020年我国有条件形成6亿中等收入群体
调查研究表明,如果人口城镇化能够有效加快,服务业比重有效扩大,城乡一体化进程顺利推进,未来5—8年,我国完全有条件使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由现在的3亿人左右提高到6亿人左右。
⒈人口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支撑中等收入群体的快速形成
城镇化进程与中等收入群体扩大的进程紧密相连。由于工业收益与服务业收益远高于农业收益,发达国家历史上中等收入群体的形成,主要源于人口城镇化及其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城市迅猛扩张,1978年城市数量仅为193个,而当前城市数量已增长到近700个。与此同时,城镇人口数量也稳定增长,1978年城镇人口数量为1.72亿,2011年增长为6.91亿,是1978年的4.02倍。
2011年,中国的城镇化率为51.3%,但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5%左右,远低于世界银行统计的中等收入国家48.5%的平均水平。未来10年,我国人口城镇化至少还有约15个百分点的提升空间。
未来5年左右,只要以农民工市民化为重点的相关改革能够取得突破,中国的城镇化率有望以年均1%—1.2%的速度推进,人口城镇化率有望以年均1.5%—1.8%的速度推进。这样,到2020年人口城镇化率有望达到50%—55%,初步接近60%的城镇化率。
按照上述增长速度,初步测算表明,到2020年,我国实际城镇人口将达到7.3亿左右,新增实际城镇人口将达到3亿左右,成为新增中等收入群体的“后备军”。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的条件下,这部分新增城镇户籍人口中的50%,大约1.5亿人能够进入中等收入群体行列。
⒉服务业主导的经济转型为中等收入群体提供就业空间
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有赖于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以美国为例,随着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的经济转型,白领阶层的规模从20世纪40年代的1000万左右上升到20世纪70年代的5000万,30年间扩大了5倍,1980年白领阶层已占全部劳动力的50%以上。
我国服务业提升空间较大。2011年,中国服务业比重为43.1%,服务业就业比重为35.7%,就业人口仅为2.7亿,不仅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总体比较,我国服务业比重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0个百分点左右,服务业就业比重低20—30个百分点。“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服务业比重5年间要上升4个百分点。如果消费主导的经济转型明显加快,服务业比重每年提升1.5—1.8个百分点、服务业就业比重每年提升1.5—2个百分点,那么:到2015年,服务业比重有望提高到50%左右,服务业就业比重有望达到40%以上;到2020年,服务业比重有望达到60%左右,服务业就业比重有望达到50%以上。按照这个预测,到2020年全国劳动就业人口大约为9.3亿,其中在服务业就业的人口将不少于4.5亿。
2011年,我国劳动就业人口总数为7.64亿左右,服务业就业比重为35.7%,则就业人口仅为2.7亿左右。测算表明,2011年到2020年,服务业将累计新增中等收入就业岗位1.8亿个。国际经验表明,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是白领阶层和中等收入者的重要来源。2012年中国大学毕业生约为680万人,到2020年累计新增大学毕业生将接近4000万人。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将使这部分群体成为中等收入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