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电子货币在不少网友当中并不陌生,几乎所有的QQ用户几乎都有那么几个Q币“傍身”,但是虚拟货币一直都是不温不火,并没有获得大众的太多关注。直到比特币出现,虚拟货币总算得到了上“头条”的机会。
近日,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工信部在内的五部委发布《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各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在比特币问题上作出明确要求,不仅正式定义了比特币是特定虚拟商品,而且认定比特币不能作为货币流通,而更可能对比特币行业造成冲击的,则是《通知》中要求的,比特币服务机构纳入反洗钱监管,比特币网站需实名制。
如今,比特币无论从金融层面还是社会层面,可谓已经从幕后走到台前,接受世人瞩目的眼光,但比特币从何而来?如何获得比特币?受到爆炒的比特币又存在哪些风险呢?
计算机“挖”出来的比特币
比特币出现得越快,“挖矿”的难度也会增大;一旦“挖矿”停止,比特币相应的交易也将无法处理和进行
光从字面理解的话,比特币“Bitcoin”可以翻译为“字节硬币”。比特币其实并不是一种实际存在的货币,而是电子世界中的一种交易体系。
要寻找比特币的“根”,先要从比特币的设计初衷说起。根据设计者的构想,比特币是一种分布式的虚拟货币,整个网络由用户构成,没有中央银行。比特币可以在任意一台接入互联网的电脑上管理,不管身处何方,任何人都可以获取、购买、出售或收取比特币。根据设定,比特币不存在通货膨胀的风险,该货币系统在最初4年内只有不超过1050万枚,之后的总数将被永久限制在2100万枚。
数量有限的2100万枚比特币如今可谓价值连城,那要怎样才能得到比特币呢?在比特币的圈内,除了通过交易市场外,“劳动”获得比特币的这个过程被称为“挖矿”,就是通过设备运算产生比特币的过程。理论上“矿工”们通过计算机设备下载比特币“挖矿”工具后,进行持续的运行即可获得比特币,再通过账户信息来确认用户对比特币的拥有权。虽然能够被分割,但比特币的最终数量相比实体货币而言还是要少得多,这种稀缺的特性吸引了大量投资者进行“挖矿”作业。
虽然看上去比特币的“挖矿”并没有太大的技术含量,但是比特币在设计之初,为了使产生的速度能够保持一个基本平均的水平式,将产生新比特币的难度和算法进行周期性调整。简单而言,就是比特币出现得越快,那么“挖矿”的难度也会增大;如果比特币出现的速度减慢,那么“挖矿”的难度也顺应降低。因此可见,如果按照比特币的算法,一旦“挖矿”停止了,比特币相关的交易也会无法处理,比特币的经济也就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