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胸怀世界 江阴市巨资引高才促传统工业变身
一个人才带来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一股渴望人才、尊重人才、善用人才的冲动,正在江阴众多企业家们的心中迸发出来。以此为机,江阴经济发展正在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
集成引进,创新智慧清泉出涧
5月14日,来自省内外51所高校院所的165名教授博士抵达江阴,与当地企业面对面洽谈“柔性挂职”意向。活动现场,许多企业围着主办方和博士团要人,言辞恳切,但态度坚决:今天谈不上,我们就不走!最终,百余名教授博士被江阴79家企业一抢而空。
“知名高校院所驻江阴、百名教授博士进企业”活动在江阴引起如此热烈的反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之强烈令人吃惊。江阴市委组织部长蔡叶明介绍,为了招引高层次人才进驻,江阴企业此次可谓“不计代价、不惜血本”。对于挂职教授、博士生,企业除为其提供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免费食宿外,还每月发给数千元的补助。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拿出了副总工程师、总经理助理、技术(研发)中心主任等关键部门的关键岗位,敞开大门欢迎挂职人才直接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工作。
百名教授博士进企业,开启了江阴企业今年“人才争夺战”的序幕。随后的几个“大手笔”,更加令人注目:江阴新长江集团近日宣布,正式推出“111”计划,即用10亿元引进10名国际顶尖人才,用1亿元引进10名国际一流人才,用1000万元引进国内10名专家学者;三房巷集团随后跟上,计划每年投入1亿元支持引进人才创新创业,加快建设国际创意园;海澜集团的“凤凰”计划振翅高飞,3-5年内将从国内名校引进150名各专业高层次人才。
江苏宝利沥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德洪感慨地说:“企业花大力气引进人才,绝不是迎合政府的‘面子工程’,完全是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多年的经验已经反复印证了一个道理——有了人才,就有一切。”
“人才的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
引进高层次人才,动辄百万年薪、千万代价。巨额投入到底值不值?精明的企业家们心中自有一笔账。
说起3年前花大力气引进的博士赵霞,法尔胜泓昇集团总裁周江连连表示:“这太划算了。”2008年底,赵霞在法尔胜的盛邀下进入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短短两年就成功研发出了内置光纤传感器的智能拉索,使法尔胜成为全球第一个掌握该项技术的企业。今年,赵霞工作期满,在反复考量后,她决定继续留在法尔胜工作。总裁周江乐坏了,立即捧上集团技术研发中心智能结构研究室主任的职位,赵霞也成为江阴博士后出站留用第一人。
人才改变企业,也改变着这座城市的基因。在一股席卷全市的科技创新创业大潮的推动下,传统工业大市江阴开始展现出脱胎换骨的新魅力。截至去年底,江阴5400亿元的工业总产值中,以新能源、新材料、车船及机械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为代表的新兴主导产业和战略性产业的份额已超过1/3,今年以来,仍以月均近40%的速率持续高速增长。江阴靠人才“转型”最有说服力的样板当属周庄镇,这个曾因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结构闻名的传统工业重镇,依靠一大批引进人才,几乎是白手起家创立起几大高科技新兴产业。目前,以光电、新能源、新材料、轨道交通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占全镇经济总量的比例已经超过30%。该镇党委副书记刘汉秋豪情满志:“未来5年,周庄镇要引进100个博士,让我们的企业都能尝到人才的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