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为网络问诊套上笼头
据记者了解,在网上给患者提供诊断服务的,大部分是一些医药网站、民营医院,有的甚至是不明身份的个人。在这些网站接受诊断甚至治疗,风险显而易见。
除了误诊的危险,维权难度较大也是网上问诊另一弊端。南京市卫生局医政处有关人士认为,由于“网上医生”的资质缺乏核实认定,其医疗行为还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予以规范,一旦发生误诊出了问题,患者可能无法找到给出治疗意见的“医生”,相关部门也无法调查取证,患者维权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网络问诊中,民营医院、商业网站纷纷粉墨登场,为何公立医院按兵不动?据记者了解,在我省,仅有少数公立大医院的专家利用业余时间开办个人网站,或专家以个人名义与商业网站合作。“大医院不是不积极,而是大医院专家平日里连主动来医院求诊的病人都看不过来,哪里还有时间到网上去回答患者问题呢?”南京鼓楼医院外宣办负责人坦陈,网络诊疗犹如隔山打牛,不确定因素太多,古代医生还讲究个“望闻问切”呢,仅凭网上患者说几个问题,就轻易下诊断,未免太草率,这是对患者极不负责任的行为。
鼓楼医院泌尿外科主任郭宏骞一方面表示,认同公立医院应主动介入网络问诊,另一方面又感到“也很无奈”。“就像我吧,每天工作日程都排得满满的,最多一天要做3台手术。此外,要会诊、要带研究生,还要搞科研……”郭宏骞表示,公立大医院的专家一般都无暇顾及回答网民提问。
“国家明确要求,在网络上只能进行健康知识宣传,而不能对患者看病、开处方、卖药,但有些网站却打着‘擦边球’,以医生建议的名义向患者推荐药品。”据省卫生厅有关人士介绍,卫生部于2001年曾经出台过“互联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规定不得从事网上诊断和治疗活动,但该办法不仅条款老旧、较空,而且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单靠卫生部门一家单位很难追查。
据介绍,经过我省卫生厅审批的医疗类商业网站非常少,大多数网站都是未经审批而运营的,它们的ID往往不在南京,甚至不在国内,而且不断改头换面,很难对其进行监管。如今网络诊疗活动方兴未艾,涉及信息部门、宣传部门、工商部门、卫生部门等多个环节,专家说,有关部门应尽快拿出切实可行的新办法,来给鱼龙混杂的网络问诊套上“笼头”。
来源:新华报业网 (记者 田梅 仲崇山 王佩杰)编辑:张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