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珍珠般散落于各处的老宅,静静地见证着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璀璨。近年来,苏州市不断加大对包括老宅在内的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通过合理利用,进一步提升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与品质、品位。
位于平江路钮家巷33号的方宅,原是一座四路四进的典型江南民居,后长期为"72家房客"所居,损毁严重,破败不堪。2004年起,由香港刚毅集团主席王敏刚出资,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及苏州古建保护专家制定修缮方案进行全面修复。
与方宅境况相似的,是南面一路之隔的董氏义庄,曾改做过学校和工厂,一度破损严重。后由平江历史街区保护整治有限公司出资修缮,与方宅融为一体。这两座百年老宅改造成的文化型酒店“平江客栈”,被网友评为“中国十个最不能错过的客栈”。这也是苏州首个引进外资“复活”古宅的例证。
老宅档案
方宅——
位于平江路钮家巷33号,始建于明,清晚期时由徽州方氏商人购得,1983年列为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该宅坐北朝南,共四路四进,规模较大,保存较好。东路第一进为边门厅;第二进为五开间平房;第三进为三间二层民国洋楼,保存较好;第四进为面阔三间楼厅。中路第一进为门厅;第二进为纱帽大厅,;第三进为面阔三开间楼厅;第四进为面阔四开间楼厅。
董氏义庄——
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后门在钮家巷东口,前门在建新巷,入列苏州市控制性保护古建筑,编号128。现与方宅融为一体。
相传清嘉庆末年茶商董秉玣经商致富后,乐善好施。因其族中贫困学子较多,董氏购田1003亩,捐为义田,并建义庄。后经江苏督、抚两宪把董氏事迹上报朝廷,道光皇帝给予嘉奖。礼部给银30两,由董氏家族建“乐善好施”牌坊。
义庄大厅为三间面宽带两厢,现作为宴会厅使用。 2003年清理现场时,在积土中发现了早年埋没的牌坊石柱,不作修饰,也不添置缺失的构件,在原地竖立,以志历史景物的变迁。
华丽转身 破败老宅变身现代客栈
站在平江路钮家巷口,便可见方宅的粉墙黛瓦映衬着几个大红灯笼,影影绰绰地倒映在静静的平江河中,灯笼上几个白字“平江客栈”,一派古意。
推门而入,满室花窗桌几、清供文房,身着古装的服务员热情地上前招呼。中路二进原是方宅大厅,现已改为客栈大堂,按旧法排布着从全国各地收集来的清式桌椅,四联屏风前供着福禄寿三星,厅后立柱镌刻一联:平房砖瓦粉墙家,江畔垂柳竹篱笆。
出大厅进东路备弄,迎面便是方宅原先的桂花厅,也称“船屋”,已经改建成每晚300美元的行政套房——尚义厅。用感应钥匙打开古旧的木房门,是由一道200年历史的屏风隔成的会客区和休息区,屏风前供着一尊黄花梨关公雕像。
平江客栈的“管家”梁毓豪介绍说,整个客栈共有42间客房,仿照江南民居模样,两间客房形成一个独立小院,院落里种着翠竹桃花,竹篱笆隔出一个个私人空间。海内外的游客,在这里不仅可以得到舒适周到的服务,更能切身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这里不仅仅是酒店,更是一处鲜活的传统文化样本。”平江历史街区保护整治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建平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