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数据显示,沈阳市户籍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33.86万人,其中,空巢老人为69.62万人。而这些空巢老人中的绝大多数都会选择居家或社区养老,但是围绕这些空巢老人的专业机构、专业公司和专业人员却十分有限,如何为这些老人提供专业服务已经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沈阳空巢老人的养老方式主要有三种,即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
在这三种养老方式中,机构养老的比例最低。沈阳市现有城乡养老机构142家,居住在养老机构的老人有1.7万人,仅占老年人比例的1.27%,而其中空巢老人的比例更低。绝大多数空巢老人都选择了居家或社区养老,并由此催生了相关的各种需求。
养老服务个性化需求多
近年来,沈阳市通过积极探索,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企事业参与为补充、中介服务为纽带的“4+1”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在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方面建设了626个集生活照料、医疗康复、精神慰藉服务功能为一体的示范性社区日间照料站,并配备居家养老服务公益岗位人员1600余人。此外,在为老人服务设施方面,建设了社区卫生院、家政服务公司、老年康复中心、老年活动中心、专业运动健身设施等,这些努力都受到老年人及家属的认可。
但是,面对空巢老人不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沈阳市在养老服务上仍然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为专业化服务水平不高,既缺乏专业的管理公司,又缺乏大批专业的护理员。
空巢老人不同于其他老人,由于没有子女照顾,在养老服务方面不仅需求量大,而且个性化强,需要较为专业的服务机构为其提供特色服务。
沈阳市民政局最近一项调查表明,在生活照顾、医疗保健、精神慰藉三项服务需求中,医疗保健服务所占比重为42.32%,生活照顾服务所占比重为41.79%,精神慰藉服务所占比重为15.89%。调查表明,空巢老人对医疗保健服务需求最大,生活照顾服务的需求与之几乎不相上下,其中像家政服务、老年饭桌、定期检查并提供保健服务、家庭出诊服务等空巢老人急需的服务都需要专业公司和专业人员。
在家政服务方面,家政服务人员更多的是从事日常家务工作,对照料、精神慰藉方面的专业知识懂得较少;在医疗保健方面,社区可提供的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上门服务数量有限,尤其在老人生病时,能从事病床护理的专业人员更是少之又少。
构建多元化服务模式
近年来,沈阳市在推进社区养老、建设社区服务设施、为社区空巢老人提供服务方面作出了努力。但这些服务设施中,除社区卫生站为空巢老人就近看病就医提供了方便,运动健身设施为空巢老人户外运动提供了器材外,大多数服务设施发挥的作用不大。如社区卫生站设施设备不全、医疗技术不适应救助服务的需求,所提供的免费检查也仅限于量量血压。
沈阳市民政局办公室副主任王晓莉认为,政府应出台各类优惠政策吸引各商家加盟社区服务网络。社区居民和相关服务机构之间也应当建立便捷、高效的信息服务系统,让老人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通过热线电话或网络求助享受到高效、便捷的服务。
王晓莉解释说,空巢老人通过热线电话向平台提出请求后,由平台工作人员调度,通知相关人员或加盟商上门为老人服务。同时,在平台上还要建立空巢老人的电子健康档案,包括他的身份证号、居住地最近的站牌、医院、家人情况及电话、老人健康情况、生活能否自理等。除了提供帮助,这一平台还应该具有定位功能,老人带着基站定位功能的手机,出门走失的时候,只要拨打平台电话,就可以对老人所在位置定位。
此外,要构建多元化的空巢老人养老服务模式。譬如:政府购买服务,运用财政补贴办法,为空巢老人购买服务。在市和区县两级财政设立“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和 “居家养老护理补贴”专项经费,按一定配比,为特困空巢老人购买服务,并经过专门人员评估,按照轻、中、重,分别给予每月一定金额的服务补贴和护理补贴。补贴以服务券的形式发到老人手里,服务人员根据老人的实际需求上门服务。甚至还可以尝试实施低偿服务、志愿者服务、养老机构延伸服务、互助服务等,沈阳市已经在这些方面进行了探索,而且效果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