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把坚持服务群众推动发展摆在突出位置,要求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形成制度和常态,参加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的111个单位全部行动起来,进村蹲点干部挨家挨户听取意见查找问题,为整改落实找准突破口。
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形成制度和常态
从7月1日起,自治区党委抽调50名厅级少数民族领导干部,赴50个基础薄弱和情况复杂的乡镇开展工作,50名厅级干部与地州县400多名少数民族干部混合编组,吃住在乡镇,深入开展发动群众、走访排查、征求意见建议等工作。
赴基层的50名厅级领导干部坚持走访宣教、倾听民意、发现问题、化解矛盾,把维护稳定和联系群众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提出230多条有关发展稳定的意见建议。目前,自治区开始着手解决这些问题。
据自治区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介绍,在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自治区党委常委作出表率,各部门各单位积极行动,采取蹲点调研、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上门走访等多种方式,“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8月份,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深入和田、喀什、阿克苏三个重点地区边远的8个乡15个村,走访60余户群众,面对面听取320名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
近期,自治区有关部门又梳理出20个重点乡镇,开展为期一年的集中整治,从各地抽调1193名得力干部组成工作队,深入基层做好群众工作。
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介绍说,新疆进一步健全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制度,规定自治区党委常委每年在乡村蹲点调研不少于15天,挨家挨户听取意见,推动改进工作。今后,领导干部赴基层开展工作、同人民群众交朋友要成为制度化、常态化。
用干部“辛苦”换群众“满意”
今年初,新疆确定了3100多个扶贫开发重点村和779个集中整治点。自治区党委要求,每个扶贫开发重点村都要下派工作组,工作组组长由县处级、乡科级干部担任,所有工作队员都吃住在村里。
记者在于田县科克亚乡托万艾格来村看到,村里的综合服务中心已开工建设、20座墙体大棚正在建设中,村西头的机井近期就可以出水,坑洼不平的沙土路铺上了石子。
71岁的村民买买提艾则孜·沙吾提说,工作组真正把村民当亲人,挨家挨户走访,想方设法帮我们脱贫致富,他们确定的帮扶项目不仅使农民受益,还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实力。
新疆柯坪县436名低保群众主动退保,走上勤劳致富道路,近期在新疆各族群众中传为佳话。阿克苏地区柯坪县下喀什力村是自治区的扶贫开发重点村。自治区中医院工作组通过走访了解到,一部分村民“等靠要”思想非常严重,认为享受低保是“很有面子”的待遇,一部分经济条件本来宽裕的农民却在享受着低保。
在工作组的努力下,一部分村民开始主动申请退出“吃低保”的行列。村民沙拉木·依不拉音说:“以前觉得吃低保很光荣,现在知道低保是用来照顾那些有残疾、无劳动能力的人,我四肢健全、身体好,应该靠自己的劳动来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