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额顺差下的“双失衡”
1994年至2005年,“中国制造”为中国带来了长达11年的国际贸易顺差。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06年1至8月我国进出口累计顺差已经增大到946.6亿美元。
汇丰银行的经济学家屈宏斌认为,中国巨额贸易顺差从根本上反映了全球制造业持续向中国转移。对此,学者们并不乐观,因为巨额顺差已经对中国的宏观经济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外部经济和内部经济双失衡。
“外部失衡表现为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内部失衡表现在储蓄率过高、消费不足和投资低效。”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助理何帆说。
2003年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进出口总额和GDP之比)达到60%,2005年达到64%,过高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使得我国产品供给结构受国际需求和国际分工约束较大:一方面中国经济更容易受到外部冲击,另一方面过多投资进入加工贸易部门,导致产品结构长期保留在中低端的劳动力、土地和资源密集型。
进一步看,“双顺差”带来了长期的产能结构过剩和储蓄过剩:国内需求难以启动;外汇储备大幅增长,又将继续增大央行因对冲外汇占款而投放的基础货币,目前我国外汇占款达到央行基础货币投放量的60%,这将导致流动性进一步过剩,助长了银行信贷的冲动,固定资产投资加快,导致产能过剩。同时,追求加工贸易出口还加剧了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
“巨额顺差呈现刚性,这是由我国的经济结构决定的。”何帆说。在他看来,顺差的扩大还将继续持续一段时间。
“中国制造”的多重考验
国际贸易摩擦升级、国际采购条件变更及人民币升值压力都在考验“中国制造”的承受力。
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副局长李成钢日前指出,中国今年外贸依然强劲增长,全年贸易顺差有望突破1200亿美元,以及多哈回合谈判刚被宣布无限期中止,贸易自由化遭遇重大挫折,这些因素将使中国在今后一两年面临着比现在更为严峻的贸易摩擦。
中国贸易顺差持续扩大,根本原因在于国际产业转移所形成的“美欧消费、亚洲加工”的全球贸易格局,短期内迅速调整、实现贸易平衡的难度很大。
“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涨将会导致中国对欧美出口竞争力下降,亚洲几个经济体有可能再次将部分产业往东南亚转移,而且越南、老挝、印尼等在劳动力成本上有相对优势。但是,目前与欧美顺差的格局暂时还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贸易摩擦也依然随之存在。”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亚非部副主任宋志勇说。
中国已经连续11年成为全球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去年,全球共采取反倾销措施131起,其中针对中国出口产品的有40起。自中国入世至今年6月底,共有32个国家或地区针对我国发起“两反两保”措施调查288起,涉案金额71亿美元。李成钢谈道,除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特别保障措施、反垄断、337知识产权调查等这些常规武器外,各种隐蔽性强的技术性壁垒、绿色壁垒也在不断出现,这有可能对“中国制造”更具有杀伤力。此外,贸易摩擦正由企业微观层面向宏观体制、制度层面延伸,例如欧美在人民币汇率、劳工权利等方面向中国施压。这一方面增加了中国应对的难度,另一方面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粗放型外贸增长方式亟待转变。
自去年7月人民币汇改一次性升值2%以来,人民币在13个月里的累计升值幅度为2%。月均升值仅13个点左右,月均升值幅度为0.15%。随着贸易顺差拉大,人民币依然存在升值的压力,美国和欧盟就此不时向中国政府施压,这对中国出口企业形成很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