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2年10月8日至2013年6月30日,成都实施二、三环路之间区域汽车“尾号限行”交通管理措施。时至今日,这一轮限号措施即将到期。尾号限行效果有没有凸显?继续尾号限行该是不该?
道路扩容建设、加大公交投入、倡导低碳出行……应该说,化解城市拥堵,成都用心勾勒了一幅现代都市的美好蓝图。无论是大处着眼,还是细处落笔,尾号限行尽管不是奇峰突起,但却能与主题相辅相成,缺之不可。从这个角度,笔者认为,作为成都交通缓堵保畅的举措之一,尾号限行当可“续期”。
每个工作日限行两个号,从概率上讲相当于减少了20%的车流量,实有助于缓解“交通难”。每周限行一天,换取四天的出行相对方便,尽管给诸多私家车主带来不便,即使从个人角度感觉不明显,但全局看,对城市的交通却能起到极大的改善作用。限行是治标的方法,但在交通环境无法承载交通速度的情况下,在相当长的时间范围内,限行无可避免成为各大城市缓堵的两难选择。
限行“治标”,我们同样应该看到成都在缓堵“治本”上所做的努力。
从公路硬件上,因“交通先行”战略的实施,“三环十六射”的“十二五”蓝图正在实现。290公里的城市快速路网,中心城区各组团半小时到达和快速出城的希望绝不仅是梦想。而事实上,“新二环”的竣工通车,全程快速通行,正是这种付出的成果,让市民看到成都交通通畅的曙光。
从软件支撑上,7月1日起,每日5时-7时,成都市中心城区200余条公交线路均实行刷卡免费乘车。显然,这一项公交便民、惠民的新措施,鼓励大家错开高峰期,免费公交出行,培养市民“绿色出行”的理念。解决成都交通拥堵的着眼点,就是以此减缓车流量,进而实现缓堵保畅的目的。
巨额的投入目的在于换取城市交通的通畅,缓解都市交通难不应该仅由政府承担,作为城市的一份子,我们对此同样应持积极的支持和认同态度。从城市的交通长远发展看,限号不是缓堵的最佳办法,但限于当前的市情,尾号限行仍有其存在的必要。笔者相信:随着成都市交通规划的一一实现,当“三环十六射”不再是梦想而是现实,当更多的市民形成公交出行、绿色出行的出行习惯,即使没有市民的呼吁,尾号限行也将在交通的日渐改善里,淡出公众视野,成为一种回忆。
实习编辑:段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