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源危机带来了学习风气学习能力的挑战
最近,张维津院长去韩国考察,发现当地职业院校同样存在着生源不足的状况,而且明确瞄准了海外生源。近几年,张维津在本校的各个场合都强调“生源危机”,希望将危机意识传递给每个教职员工。他总是提醒老师们说,这几年经过扩招,很多学校规模扩大了,但高中毕业生递减,意味着高职潜在的生源在减少。
张维津认为,应对生源危机最根本的是坚持内涵发展,通过提升学生培养质量,紧贴行业和地域对人才的需求,在培养过程中加大企业的参与。“我们的毕业生能够得到认可,我们就会有生存空间。”
对于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来说,“生源危机”不仅在于报考人数的减少。该校的报到率在同类院校中处于较高水平。
令张维津感到忧虑的是,生源减少了,本科院校的门槛降低,这抢走了部分生源,导致高职院校生源质量的普遍下降。如2008年该校在某省份录取的最低分接近500分,如今降到了400分以下。
“生源的下降,对学校和老师的要求更高了。因为,人才培养的标准不能变。” 张维津说,这需要学校在教学上做出改变,比如在教学组织中,有些是以项目和分组的情况来实施的。有些学生属于技能型,要着力培养其技能。有的学生属于知识加技能型的,有设计和创新的潜力,要培养其综合能力。与之相对应,评价学生的方式也要以过程考核为主,“不是以一张试卷、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学生”。
分管招生的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文娟发现,如今高考招生中各省份留给高职的补录环节越来越少。该校原先在全国多数省份可以补录学生,现在则寥寥无几。究其原因,是各地高校普遍“吃不饱”,尽量将生源留在了本地。地方保护主义使位于大城市的院校生源更为紧张。
2010年,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招生计划是2200人,最终形势不错,录取了2240人。2011年,该校将计划定为2190人,考虑到可能的流失率,校方希望保守一点,招到计划的93%就算完成任务。张文娟说:“如今没有一个学校的指标是定到100%的。”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职教师对记者感慨,生源质量的落差,导致教学难度更高,需要教师付出更多。他形容,如今给学生上课,平时要督促记笔记,期末要检查笔记,“像教小学生一样”。有些问题尽管中学课本上学过,也要提醒他们去温习。
令他最头疼的是考试阅卷,同一个班里,有人得90多分,也有人考6分、2分甚至交白卷。一名考了20多分的学生要求老师通融一下,因为自己“要入党,要找工作”。这位老师担心,生源危机带来了学习风气、学习能力的挑战。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