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看腻了高楼大厦的城市人来说,历经600余年沧桑仍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村落——朱家裕绝对是个“访古,探幽,归真”的好去处。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
初春时节,我们自济南驱车东行50公里前往朱家裕,古村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官庄乡,将近古村,远远看去,三面环山,山脚下一座几百年前留下的由青石砌成的古圩子墙映入眼帘。走进被城墙围起的古村,村民便热情地介绍着这里的一切。城墙全长约1.5公里,宽3米,高约三至五米不等,皆为青石砌成,沿山势崎岖蜿蜒,将整个村子包围在内。城墙起于清朝末年,那时战事频发,盗贼横行,防御性的围墙成功地阻止了盗贼们的抢劫和掠夺,保护了古村落的安宁。
城墙北面的正中央是个拱形门洞,门庭上面嵌有石质匾额,书“礼门”二字。显示古村有遵循礼仪的传统。
穿过那古老的门洞,便如同时光倒流一般,将我们带回旧日的年代。青石铺就的石板路顺河而建,因岁月磨砺,石板光滑圆润。长约300多米的双轨古道虽建于明代,但铺设的很超前,两条30公分宽的条石隔出两条轨道,上下道的间距差不多与今天的汽车轮距相同。街道两旁全是用石料砌筑的房舍,有的用毛石块干垒起五六米高的石墙,经历数百年风雨依然完好。
古村石板路
据同行的章丘市政协文史研究会秘书长翟伯成介绍,这里战国时期便有村落,明洪武二年,朱氏进村,因与明太祖朱元璋同姓,属于国姓,故改名朱家峪,并逐渐兴盛起来。如今的朱家峪,经600余年沧桑巨变,依然较完整地保存着原来的祠庙、楼阁、古哨、故道、石桥、古校。这里有大小古建筑近200处,石桥99座,井泉66处,被誉为“中国北方山村的活百科全书”,更在2005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评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朱家裕像是一座迷宫,没有整齐的街道、房屋,一切都是沿山势而建,或高或低,即使同一户人家住的多进院落中,也各有落差。山上流下的清泉水汇聚村中,因此在古老的街道两边有不少小小的洞口,每到7、8月份的时候甘甜的泉水会从洞口涌出,漫过村中间的路面。
古村中有几十座形态各异的公用石桥。其中以赵家桥最显古老、壮观,这是相距10米左右的两座单孔拱形立交桥。东桥为清代康熙九年(1670年)建,西桥建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古桥均以当地自然岩石垒成,虽然经几年还完好无损,上走行人,下通车辆,十分方便。雨季时,桥下又可形成宽敞的泄洪道,同整个村落的街道排水系统完美地连接在一起,被专家誉为“现代立交桥的雏形”。
“朱家裕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文化教育,人才辈出。清末至民国年间,村子里私塾达17余处,先后有山阴小学、文峰小学和女子学校各一处。其中,1932年建的朱家峪女子学校是山东最早的女子学堂,一个小小山村,率先提倡女子教育,实属罕见。” 翟伯成说。
如今,在朱家峪还保留着有一座完整的清代的私塾和明国时期的小学。私塾主人朱逢寅,桃李满天下,被清代光绪皇帝赐予了“明经进士”的牌匾。他的得意门生当属翰林院编修主持刘元亮和奉天(沈阳)总兵刘仲度,一文一武,方圆百里无人不晓。
朱逢寅的孙媳妇马玉英,如今已94岁高龄,身体仍很硬朗。由于老房子里没有暖气等取暖设施,每年冬天,老人的子女就把她接到城里去过冬。可是往往天刚一暖和,老人就执意要回来住。
94岁的马玉英老人依然住在老房子里
“我就喜欢住在老村,离不开这里。这的空气好,泉水也好喝,特别甜,每次亲戚来看我都要打好几桶泉水带走。”老人笑眯眯的说。
村子里的大多数的老人跟马玉英一样,习惯了老村里的生活。路旁常见到古老的石磨、石碾和石缸。老人们依然保持着原来的生活方式,利用这些石制器具盛水、储粮,不仅节省开支,还可以防止虫害,净化水质。
而村子里的年轻人多因古村生活、交通不方便,纷纷搬到村外平原处,建起了一排排的小洋楼,形成了朱家裕新村。
据朱家裕村办公室主任赵忠文介绍,现在老村里仅住着200余人,绝大多数都是70、80岁以上的老人了。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村子里很多老房子,常年没人住,年久失修,损坏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