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延安11月20日电(记者薛艳雯、刘潇)寒冬将至,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杨家岭任家窑则旭坤家园小区物业办公楼里人头攒动。40岁的李生祥和34岁的妻子徐莉莉带着《房源安置通知书》等材料,排队等候办理新房交付手续。交房手续办好,他们就能领到宝塔区政府为当地受灾群众安排的安置房钥匙,赶在严冬来临前住进50多平方米、二室一厅的新房。
今年夏天的那场持续强降雨引发的山体滑坡冲塌了李生祥家的几间平房,连月来只好寄居在亲戚家中。“大雨过后,家里几乎什么都没有了,连一双筷子都得重新花钱买。”李生祥说,“有了安置房,我们就有了落脚的地方。”
今年7月,延安市遭遇了1945年有气象记录以来过程最长、强度最大、范围最广、暴雨日最多的一次集中降雨,总降水量为往年同期的5倍。20多天的降雨引发了洪涝、滑塌、泥石流等特大自然灾害。全市74322户住房倒塌或损毁,受灾人口超过100万人次。
灾后,延安市立即开展灾后重建安置,全市计划就近就地重建住房29346户,年内在现有保障房和移民搬迁房安置15455户,在县城、重点镇、建制镇、新型农村社区按项目集中重建住房23695户,在敬老院安置受灾群众289户,自购住房529户等。
其中,像李生祥家,宝塔区政府根据倒损房屋面积和住房情况,以实物安置和货币补助相结合,为其在保障房小区内提供每平方米2500元的安置房。安置房通过公开摇号确定房号和面积,按倒塌或严重损毁房屋及院落补助费用与安置房房价,二者互找差价结算。
按照救灾办法,在旭坤家园小区,共有800套廉租房被转化为安置房。55岁的张建国和49岁的吴延香前两天也搬进了该小区。以前在凉水井社区龙湾山上住着的4孔土窑,每逢下雨都有坍塌危险,得撑4根棍子顶着4个窑顶。今年雨灾4孔土窑全被冲塌。“这下条件可好了,再不怕下雨窑顶掉下来了。”张建国说。
在甘谷驿镇后苏沟村,36户受灾群众则利用市、区政府补助的3万元,自主就近重建起20平方米的安置房。目前已有20户搬进了新建的过渡性安置房。村民孙建国6孔窑洞在雨灾中全部坍塌,一家四口曾先后栖身在庙里和救灾帐篷里。“现在先住上过冬,等明年4月我们的新房建成,就可以搬进去了。”他说。
据延安市灾后重建办公室介绍,延安市及各县区近日还向农村已入住自建房的灾民每户发放1吨煤炭,帮助他们烘干住房,尽早入住,温暖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