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南京新街口地下通道内挤满了购物逛街的市民。范晓林摄
当下谈婚论嫁,最看重家庭背景的,是黑龙江人;最能接受“拜金女”的,是浙江人;而认为钱多最易导致伴侣出轨的,是江苏人……昨日,《2010-2011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粉皮书》正式发布。这份由国内大型婚恋交友网站“世纪佳缘”发起、有社科机构参与的调研报告,适逢情人节发布,对那些寻找真爱的人来说,有了一个参照。此次参与调查的对象涵盖全国16个地区,北京、上海、广东三地相加占近三成,以23-35岁适婚年龄人群为主,基本代表当下70后、80后男女主流婚恋价值观。
调查显示,30岁成为步入婚姻的分水岭,城市人口比全国平均晚2年结婚,但传统“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仍是主流意识形态。“虽然如此,2010年全国整体婚恋状况中,一个明显特点是,单身人口的性别比例失衡日趋明显。”世纪佳缘CEO、情感专家龚海燕说。
据《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0》抽样调查显示,2009年19岁以下全国人口的男女性别比例为118:100,城市人口的性别比为115:100,已严重偏离正常的男女性别比例。今后几年,随着这部分人逐渐进入婚恋交友的高峰,男性择偶更加困难。很多市民在给身边的单身女孩找对象,感觉似乎“剩女”颇多。可报告中说,20-34岁的单身人口,随着年龄增长,男性的比例也逐渐增高。世纪佳缘公关总监任佳男认为,当下“剩男”问题远比“剩女”更严峻。全国人口中非婚男女比例在27岁是199:100,33岁时为293:100;而城市同龄人口中情况略好,在27-34岁间平均为162:100。
如今,“闪婚”、“闪离”已不是新鲜事儿,这种情形与近年来我国结婚率及离婚率均逐年上升一致。这份报告对最近10年全国的结婚人数进行剖析,结果发现,2001年至2005年结婚率处于小幅波动状态,一直维持在800万对上下,但2005年开始,结婚对数不断上升,到2009年底达1200多万对。
报告特别提到了国人结婚年龄推迟的现象。报告发现,2005年时,我国20至24岁的结婚人数占47%;到2009年时,20至24岁结婚人数已下降到37%,这个年龄段的领证比例显著下降。几乎同时,40岁以上的结婚人数,却由2005年的3.9%,增长到2009年的12.2%,5年间增长近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