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国民床单”热晒现象折射怀旧情结还是承载家国情怀?

2012-09-18 14:55:40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国民床单”热晒现象折射怀旧情结还是承载家国情怀?

网友“阿兹海默症的柚子”的微博图片。图中可见这条床单于1983年11月产自上海民光被单厂。

新华网记者 杨理光 姜春媛

一条床单,眼下热点,蹿红论坛社区各大微博;

一条床单,当年爆款,铺遍大江南北百姓人家。

“据说,每个人家里都曾经有过这么一条床单。”

近日,因为一条被转发无数次的微博,许多网友翻箱倒柜,只为找到这条“家家都有”的床单,并拍照“晒”在网上。

网友“阿兹海默症的柚子”没有想到,自己一张微博照片中作为背景出现的一条床单,竟然惊起全国千万网友心中的波澜。截至17日24时,在新浪微博搜索“国民床单”,有超过32万条结果。

洗不烂的厚实棉布,略褪色的浅粉红底色,喜气而略带俗气的牡丹印花图案,大概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这样一条普通床单,为何承载了网友们如此厚重的关注?

“国民床单”折射怀旧情结

包装设计专家、武昌理工学院教授夏甸清认为,透过一条床单,反映的是一种怀旧情结。当今生活节奏快,怀念过去闲适的生活状态,对老产品质量的认可和怀念,也是对“诚信”这种商业精神的怀念。

“怀旧情结是在社会生产迅速发展,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增大时期的一种思想情绪。”夏甸清表示,这种情结在欧美70年代就已经出现过,我国近三十年的突飞猛进,必将产生这种怀念“田园风光”式生活状态的思潮,是不足为怪的。

心理顾问、培训师郭军锋说:“面对共同的记忆,我们的距离感消失了,人和人之间的亲密感受就在瞬间提升了很多。”

一条“国民床单”,所承载的并不仅仅是记忆,更是对生活的共同期待和信仰。贵州省心理学会成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曹浩认为,“国民床单”的“火”,是人们怀旧情结的折射,现在的网民主体多是80后、90后,这些人与“国民床单”相依为伴,由孩童成长为大人,目睹并见证了这些年的社会变迁与人际关系变化。

“国民床单”承载心灵家园

广州韦志中心理咨询工作室创办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韦志中表示,床单是床上的主要用品,床是家庭的主要用品,家代表的是温暖和爱,家是每一个人赖以生存的心灵家园。“晒国民床单”的背后反映了社会大众对家的期待和渴望。

“勤劳、善良、勇敢的中国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争当弄潮儿,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我们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突然有一天,人们开始发现自己追求的幸福,其实就在家中,才发现中国人骨子里是以家为本的。”韦志中认为,以床单作为象征物的这种社会现象的背后,告诉我们当物质实现到一定的程度之后,人们更渴望心灵层面的关怀,而能够满足这种关怀的主体就是家。

家的概念分为多个层面,每个人都有一个心灵家园,每个人都有一个血缘和亲密关系构成的社会小细胞的家,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国家。“我们都渴望这三个家都能够是温暖的,和谐的,这就是床单背后的心理现象。”韦志中说。

“晒床单”其实是集体疗伤

“国民床单”走红源于人们共同的怀旧心理。曹浩说:“但这不是简单的怀旧,它让我们看到人们在物质富裕之后对精神家园的一种回归与探索。”“晒床单“无意中触及了我们的“集体无意识”,即总在回忆中寻找与当下生活相契合的精神家园——每个人都希望活得有个性,但又不愿孤单,期待拥有与他人一样的感情寄托。“‘晒床单’这种怀旧行为释放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焦虑,补偿了人们内心的失落。”曹浩说。

网友“今天不上班”说:“其实,国民床单和其他一些已难觅其踪的宝贝,比如铁皮暖水瓶、的确良衬衫、手工缝纫机、塑料凉鞋、搪瓷茶缸等都是计划经济时代的承载物。在今天,难以再找到这些物件的踪影了。但一旦看到,太多人都会从心底感到亲切和温暖,因为这是我们曾经最纯真的童年生活的见证者。”

无论是歌曲《李雷和韩梅梅》,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还是今天走红的“国民床单”,都是怀旧心理的集体体现。曹浩表示,怀旧隐含着人的“退行”心理,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亦是民众生活与审美诉求的返璞归真。“我们看到,现实的残酷和聒噪,总让人被迫在灵魂和记忆的深处寻找一处宁静的土壤,以唤醒麻木的心灵。”

曹浩认为,“怀旧风”带来的是一种群体疗伤的方式,是整个群体在表达情感和生活诉求——透过那些共同经历的美好记忆,来达成命运的共鸣,唤醒生活的希望。当然,怀旧也是人们寻找心理安慰的表现,因为怀旧能给人以舒适、亲切等正性情感,这种对于过去的重构与思念,可以给人带来掌控感和安全感。

精彩热图

“千年女尸”不腐之谜

让人哭笑不得的巧合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