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于四川成都画院举办的画展中,参观者用手机拍摄王其钧的油画《织进幸福》
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西区长沙马贡乡的一个偏僻藏族村子里,一群孩子和妇女聚集在一个小广场上。妇女们三三两两地交谈,孩子们则在嬉笑打闹。他们每人手里都拿一本藏语书,有的孩子还会旁若无人地安静阅读。
阳光下,温馨的乡村人文气氛吸引着中央美术学院王其钧教授。不一会,人们都向一个小寺庙走去,在现场的王其钧也好奇地跟着人们走进小寺庙。
这个寺庙的空间不大,内侧为神像的设置处。人们以神像为中线,面对面分为两组,盘膝排坐在神像前。中间站着一位披紫红色袈裟的中年喇嘛,手持一本和大家一样的藏语书。他刚开始讲话,大家立刻就安静了,目光不约而同地集中到喇嘛身上。
尽管王其钧听不懂这位藏族喇嘛在说什么,但是从这个场合可以看出,是在上课。喇嘛是一位教师。这位教师讲了一段以后,便开始领读,大家跟着读。之后,教师开始提问,大人孩子都纷纷举手,争着回答问题。有的孩子回答完问题后,还引来一片笑声。显然,孩子是回答错了。
对王其钧这个陌生人,庙堂内的这些人显得非常友好。不仅如此,任凭王其钧在一旁观察和拍照,他们都沉浸在课堂的氛围中,只当是没有看到他的存在。而王其钧也是在这次深入生活中才得知,学习藏语藏文,了解博大精深的藏文化,正在逐渐成为一种时尚。
村中的藏文班之所以深深吸引了王其钧,完全是因为那个“教室”。说是教室,其实就是一间庙堂,而且因为严冬酷寒,人们只能关上庙门避风。如此一来,堂内光线较为昏暗。堂内唯一的光线,就是庙堂顶部高窗透进来的一组亮光。
这强烈的阳光穿透高窗,穿透堂内安静的空气,更穿透了每一位求知者的心灵。正是这种纯粹而强烈的意境,这种质朴而浓烈的震撼,深深感染了王其钧。作为60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之一的艺术家,王其钧的内心被“教室”里这种神秘的力量所牵引。
因此,在油画《村中藏语班》的创作中,室内昏暗的光线成为作品的主调。艺术家运用对光线准确地描摹,细心地捕捉到画面中每个人的神态,并通过对光线的起伏和变化,烘托出作品里每个人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