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黑记者靠敲诈企业办假证敛财 最高1个月挣2辆车

2013-02-21 16:11:57 来源:央视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原标题[揭开黑记者的黑幕]

《焦点访谈》2013年2月20日完成台本

——揭开黑记者的黑幕

演播室主持人

张泉灵: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焦点访谈》。

在上一次的节目当中,我们报道了一个叫做李德勇的人,他打着综合记者站的牌子,招聘人员,以采访为名,行敛财之事,今天我们继续关注这个话题。记者在李德勇的身边观察了多日,发现这是一个多年形成的,有一定架构的组织,他们到底是不是真正的记者?他们凭借着什么在社会上招摇撞骗?他们又有哪些敛财方式?记者进一步进行了调查。

解说:

按照招聘启示上的说法,李德勇所在的是一个国家正规报纸、驻连云港工作站,那么到底是哪家报纸的工作站呢?

李德勇:

我们这儿有《经济与法》、《中国新农村》、《农村青年》,我们是一个综合性的记者站,是我负责的,就这么简单。

解说:

按照李德勇说的这些所谓媒体的名字,记者在新闻出版总署的官方网站上查找这些单位,结果一家也没有找到。他所谓的国家级正规报纸都是假的,当然就更不存在这些媒体驻连云港工作站。接下来再看看李德勇所领导的这个假工作站的组织架构。据记者观察,在这里不只李德勇一个人在忙,他的妻子、兄弟、各路亲戚七、八个人都在干靠所谓的新闻采访敛财这一行。而这些家人还只是他身边的一个小圈子。在这个组织里,李德勇还大量招聘外来人员,这些人一开始随着他一起外出充人数,等到跟李德勇学会了以新闻采访敛财的招术后,自己也单飞、单干去了,目前仍在单干这一行的还有二、三十人,墙上的这份名单上记录着这些人的名字,他们和李德勇之间经常互通新闻线索。

知情人

蔡先生:

同行之间互通有无,哪家去了,以什么媒体的名义,拿了多少钱,谁接待的,对方姓什么、叫什么,这些资料他都记着,一个本上全是。然后他根据这个互相调配。同一个事实,以不同的媒体名义,分不同的人去,又可以产生第二次效益、第三次效益、第四次效益。

解说:

拿到别人提供的信息后,李德勇自己外出敛财,同时也给其他同行通报这些信息,比如记者跟随小刘一起去过的这家山东的食品场,就是李德勇曾经去过的地方。据小刘介绍,李德勇在这家企业已经要到了4000元钱。既然他们肯出钱,那就证明还有潜力可挖,所以李德勇又告诉小刘,以其他媒体记者的身份再次登门,这就难怪负责接待的厂办刘主任说怎么来的记者都是江苏的。

刘主任:

老家江苏的。

小刘:

嗯,江苏的。

刘主任:

都是你们江苏过来的。

解说:

李德勇等人利用互通信息的方式,跑遍了周边山东、江苏、浙江等地的开发区,甚至是各个乡镇。同一个地区、同一家企业、同一件事,你吃完,我去吃;你拿完了,我也得去拿。

蔡先生:

真的像蝗虫一样,走到哪里,吃到哪里,骗到哪里。

解说:

那么这些蝗虫式人物的牵头者李德勇究竟是什么人呢?在中国记者网上,记者竟然找到了他的名字和记者证,记者证显示他是一个名叫《购物导报》的媒体记者。在新闻出版总署的官方网站上,记者也查到了的确有一家媒体叫《购物导报》。记者在跟随李德勇外出采访时,也发现了他与这家媒体之间的确存在关系。比如李德勇等人外出敛财时,首选方式是收现金,但如果被采访对象不能提供现金,他们也可以接受汇款或转帐的方式。比如李德勇前往这家民营钢铁企业时,对方答应给李德勇15000元,但提出只能汇款,要求李德勇提供一个帐号,李德勇随即给了企业负责人一张名片,这是一张显示李德勇《购物导报》记者身份的名片,名片的背后留的就是户名为《购物导报》社的账号。第二天这笔钱果真汇到了《购物导报》的账户上,那么到了报社账户上的这笔钱又会怎么处理呢?知情人蔡先生就替李德勇办过这样的事情。

编辑: 张少虎 标签: 李德勇 新闻记者证 蝗虫式 敲诈 假证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