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小伙因父母陪读工作陪相亲 微博求“断奶”引热议

2013-07-25 16:31:22 来源:北京晚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上学的时候,母亲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工作了,父母在单位附近租房,每天给他洗衣做饭;甚至去相亲,父母也会偷偷打车跟去,帮他暗中“参谋”。26岁的湖北小伙子小何遭遇了上述“幸福的烦恼”,他在微博上发出了“求断奶”的呼吁。

初看小何的经历,相信不少人都会有“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感觉。但仔细想来,如此“关爱”真是孩子成长所需要的吗?或许未必。姑且勿论父母在这其中付出大量的辛劳,如此的“被关爱”恐怕也会让长大成人的孩子不堪重负。我们总是在呼吁80后、90后的年轻人要独立,要“断奶”。可如此看来,“断奶”是否应该先从父母身上开始呢?

一辩:一路“三陪”,父母之爱源于自私?

正方:爱不能强行“捆绑”

王伟(媒体人):说实话,我都替这个男青年觉得累。父母这种爱给孩子的都不是幸福了,完全成了一种负担。从感情方面来讲,父母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附属品,自己财产的一部分,所以觉得我是为了你好,做什么都是理所当然的,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完全不考虑孩子的实际感受和需求。这样一来,作为孩子哪还有什么自己的人生啊,完全是在过父母的人生。

从实际效果来讲,我真觉得有的时候这种父母是在帮倒忙。大城市生活本来就不容易,生存压力、职场压力、生活压力,都需要去应对,现在父母过来跟在身边,还要担心自己一句话会不会就惹得父母伤心了、不高兴了、犯病了,而这些担心和困扰,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反方:这才是最无私的爱

吴凤(化名,房地产从业者):说实话,我看到这条新闻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男生好幸福。我没有这样的父母,所以我很羡慕他。这个世界上大概也就只有父母可以这样以孩子为中心,对于任何付出都不求有所回报的了。如果把这样的爱还形容成“自私”,那我觉得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无私的东西了。

而且,无私不就是不顾自己的利益嘛。这个男生的父母也说了,老两口在老家有很多朋友,并不喜欢在大城市生活,到大城市来完全是为了儿子。本来也是,退休了,两个人在老家,日子可以过得多滋润啊。但是为了儿子,两个人就毫不犹豫牺牲掉自己的生活,孩子的利益和幸福高于一切,我觉得这是世界上最无私的爱了。

二辩:上学陪到相亲,一路助儿成才?

正方:无私陪伴,让孩子更自信

李敏(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我觉得,包办式的陪伴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因为他们在父母的眼中,永远都是最好的,所以相对来说,这类人都比较有自信。而且,因为成长环境中都是满满的爱,所以在感情上,会比较有安全感。我觉得这一点,对于一个人的性格完善非常重要。

而且我认为,父母的包办不一定就必然导致孩子生活的“低能”。像新闻中的男生最终变成“奶瓶男”,肯定不全是家长包办的错误,自己身上也是有原因的。我觉得这个道理跟“富二代”不一定都是脑残公子哥的道理是类似的。相对安全和优越的情感条件,使得孩子在成长的时候能更加心无旁骛地专注于自己的兴趣或是职业发展,不必受缺少呵护缺少爱或者是问题家庭的困扰,这样的人,当然更容易成功。

反方:且不论成才,成活都是难事

李朋(化名,厦门大学博士生):我觉得这种包办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很难避免成为生活低能儿。家长在的时候,可能会把他们的生活料理得很好,他可能也会像普通人一样生活,甚至由于有家长的照顾,他可能看上去比普通人生活得更好一些。但是父母毕竟只能陪伴儿女走一小段路,如果父母不在了呢?这些人且别说成才了,连成活也是个大问题。

而且,父母的包办一个非常不好的潜在影响在于,导致孩子的依赖和懒惰心理,这种心理如果延续到生活之外,比如说工作上、人际交往上、待人处世上,就会特别可怕。因为在家里养成了依赖的习惯,导致了孩子不完整、不独立的人格。可是外面的社会不会像父母那样宽容,所以这样的人肯定会处处碰壁,难以成才。

编辑: 张少虎 标签: 父母 断奶 陪读 微博 热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