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代办
万余元指定学校
此种情况下,还真有家长聘请深圳的中介,办理孩子的入园事宜。根据双方协议,对方有专人可以帮助领取幼儿园申请表。此外,还有专门老师针对幼儿园的面试环节,对宝宝进行临时补课,帮助孩子在面试时闯关,当然费用也不菲,前后差不多需要1万元。不过对方承诺,一旦孩子被香港幼儿园拒收,可以全额退款。有家长表示全因“今年竞争太惨烈,才出此下策”,无非是希望确保宝宝能在竞争中抢占一席之地。
据了解,深圳其余几家代办入读香港幼儿园的中介公司,服务费均在8000至9800元人民币,不但标榜“保证入学”的一条龙服务,由取表到交表、领取面试通知书,以至模拟面试训练等,还承诺以渔翁撒网式代报6至8间幼儿园,但不包括最受欢迎的幼儿园,若要指定报读热门幼儿园,则要另加最多2000元人民币的“排队费”。
舟车劳顿
现代版“孟母三迁”
不少“双非”学童家长为求一张录取通知书,近日经罗湖、福田、深圳湾等口岸到屯门、天水围一带择校,排队报名,奔波来回颇辛苦,路费亦花费不少。家住深圳的林女士表示,在8月至9月间,来回深港数十次,每次排队都要四小时以上,苦不堪言。她说,最令人焦虑的是,即便早上出发,也难领到理想的号码得到面试机会。
北区学位爆满,“争破头”也失败的“双非”家长们,不得不转赴其他区求学,临近深圳湾口岸的新界西成为“双非”学童家长的新热点。近期就有家住深圳福田和罗湖的跨境学童家长,到元朗、天水围参观多间校舍。有“双非”学童家长坦言,为免孩子舟车劳顿,不排除举家搬往接近西部通道的深圳西,实行现代版“孟母三迁”。
港式教育 哪个对孩子更好?
跨境学童家长梁女士表示,在香港,儿子可以同时学习两文三语,上学心态也积极健康。她认为,与内地的机制相比,香港的教育更利于孩子成长,所以就算每天要花费接近5小时的来回车程的奔波求学,也是值得的。
亦有家长对香港幼儿园和小学校的人文活动赞不绝口,比如参观博物馆、教小朋友搭地铁等,让孩子从小开始接触社会。另外,幼儿园不仅给小朋友发书带回家阅读,还会给家长发书,让家长学习如何教育孩子。
公立免费 家长负担轻
除了教育质量外,香港公立小学免收学费,只要交书本费,也成为吸引学童的原因之一。公立学校一年只要2000多港元,低收入家庭还有香港政府资助。学校的课外活动基本全是免费的,有学校办的,也有政府基金支持的,只有每月950港元的校车费是家长出的。
而毗邻的深圳普通幼儿园学费和伙食费每个月就要过千元,好一点的幼儿园更要贵至5000元,但教学质量没有香港好。更重要的是,香港的学校对学生公平、不用送礼。
港教育局 本地学童优先
家长排长龙等候幼儿园入学申请表的现象,也引起了香港教育局的关注。香港教育局局长吴克俭回应,无论幼儿园及小学,要排队领取表格都是正常行为,最重要是申请过程顺畅。
吴克俭透露,未来两星期教育局会与学界召开各方面的会议,看看如何将整个收生程序做得更好。香港教育局呼吁幼儿园引入网上申请方法,还建议安排首几天让香港当地及有兄弟姐妹的同学优先申请,然后逐步让不同群体申请。吴克俭强调全港幼儿园的学位充足,但若学童申请多间幼儿园,则未能反映实际需求。
双非家长 梦想渐成鸡肋
6年前到香港“闯关”生子的记忆,仍时常在梁楠脑中蹿出来。在过去十多年里,数以万计的“双非孕妇”都“前仆后继”地进行着这种玩命的冒险。穿越了生死线并诞下一个健康的男婴后,原本是职业女性的梁楠辞职做了全职陪读妈妈。她目标很简单:让孩子读香港最好的学校。
但很快她发现,这“并不简单”。她为孩子选了一所位于港岛的幼稚园,以便“更易升入优质中小学”,但代价是每年10万港币的学费和每月至少4万港币的花销。作为内地普通中产,梁楠渐感入不敷出。
家住深圳的潘女士有两个孩子,第一个孩子是深圳户籍,目前正入读深圳一间公立学校。第二个孩子在香港出生,目前在深圳读幼儿园。潘女士最纠结的是第二个孩子明年就要上小学了,现在面临上学难的问题。深圳的公立小校不接收“双非”学童,有极个别比较好的私立学校,入学门槛却特别高,“双非”童挤破脑袋想进去,拼命找关系也许只能够获得一个入学考试的资格。去香港排学位,她又感到特别茫然,她只为孩子在香港申请了一个学位,还不知道是否能被录取。她感觉赴港生子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双非”孩子的激增让香港这个弹丸之地不堪重负。学位紧张等负面效应凸显,内地家长和香港家长的冲突不断升级。曾有一来自广东的“双非”儿童表示内心有挥之不去的卑微感——害怕说话,担心口音;害怕坐车,坐错了也不知道怎么回来;害怕做事,怕“不懂规矩被别人用‘大陆仔’来标签。一度不想做香港人,却又回不去家乡。”
如此困境,即使往返深港两地跨境读书也无法化解。姚妈妈就是其中一位:“看不下去了。宝宝每天清晨睁眼还是深圳人,舟车劳顿后变身香港人,晚上再变回来。保姆车费快贵过学费,很多港校以无供车服务为由拒收‘双非’——路上被水客抢道,步步惊心,还得谨防在幼稚园中被当成‘北佬’欺负。”“在这种折磨中,梦想已渐成鸡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