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仪墓究竟位于哪?尚待考古部门的发掘证明。
上官仪家居渑池,葬于渑池?
作为上官仪墓可能存在的三个地方之一,上官氏族渑池后裔考证后认为,上官仪居住于渑池,葬于渑池。
沿渑池县城向北行50公里,穿过“十里画廊”,奇石嶙峋的韶山,利津古渡、恒陵秋草、涧源春涌等渑池古八大景,至黄河南岸小浪底库区,黄河在此豁然开朗,河水清澈翠亮,一派江南风光。
南村乡北仁村,据上官英敏考证,宋朝时称之为任村,王安石《书任村马铺》诗云:“儿童系马黄河曲,近崖河流如可掬。任村炊米朝食鱼,日暮荥阳驿中宿。”
村庄三面环水,和山西一河之隔,村北是一片高地,为韶山余脉——据传上古舜帝在山上演奏韶乐而得名,韶山南今有著名的“仰韶文化遗址”。当地人称之为“凤凰台”,新修的上官仪祠堂和隆起的大墓北望黄河,南依韶山。
“当地上了年纪的老人说,北仁村塬上原有一片墓地,还有石碑,清楚记载的是上官仪的墓。”上官英敏说,新中国成立前,上官后裔每年都会来此祭祀拜祖。土改时期,坟头被平,墓碑被村庄榨油的作坊拉去铺地,后不知行踪。
北仁村原有两大望族——上官氏、戴氏,民间有“上尚书、戴布政”世代姻亲之说(上尚书指上官仪,戴布政指明代山东左布政使戴珙),对上官仪墓地亦有“头枕黄河脚蹬山,子孙世代当高官”之说。
2011年,渑池上官后裔复原了北仁村塬上的上官仪墓地,现已经修复建成了上官仪祠堂、墓冢和墓碑,计划下一步建设墓园大门、祭奠广场、碑林等。
“北仁村不仅是上官仪墓葬所在地,也是上官仪曾经居住的地方。”上官英敏说,上世纪90年代初,渑池的上官后裔启动研究上官姓氏及上官仪、上官婉儿工作。
《渑池上官家谱》载:仁村宝地天成,人杰辈出,唐相上官仪,昭容上官婉儿,明浙江松阳知县上官忠,陕西富田同知上官禧等皆为国之栋梁。已发掘的民国时期上官家族碑刻也显示,上官仪“家于渑北之任村,其吾宗之鼻祖”。
据传,上官仪字游韶,韶即取自于当地的韶山。
2000年,因兴建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北仁村被淹没,大部分迁入渑池其他乡镇和开封,村庄曾保留的城墙等历史遗迹也就此淹没滔滔黄河之中。
司马光砸缸所救小孩即为上官后裔
在河南,上官后裔主要有两大分支,除了三门峡地区,另一脉主要分布地在信阳光山。
中小学语文课本中,有篇人尽皆知的故事《司马光砸缸》,讲述了北宋文学家司马光小时候和伙伴们在后院玩耍,一小伙伴不慎掉入有水的深缸,他急中生智,用石头砸破水缸,救出小伙伴的故事。
史载,司马光父亲司马池曾任光州光山县令,司马光出生信阳光山,于是便给他取名 “光”。鲜为人知的是,司马光所救的小孩便是上官后裔。
“司马光当时砸缸所救的小孩叫上官尚光。”上官同君,深圳王牌城市研究院董事长,信阳光山县人。他说,现存的光山县上官姓氏家谱中有记载,上官姓氏后裔大多知晓此故事。
据考证,上官尚光成人后移居光山城西的龙堤南坡,并建造了一座“感恩亭”,以报司马光救命之恩,后人为了纪念此举,遂将此坡改称上官岗或尚光岗。这也是光山县城西上官岗村地名的由来。
上官婉儿墓如何保护
在传出上官婉儿墓将被回填的消息后,11月中旬,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上官姓分会“上书”陕西省文物局,建议在原址上保护上官婉儿墓,或者将墓葬迁至河南。
陕西省文物考古部门回应称,现墓地并未回填,具体如何保护尚需工程专家、文物保护专家进行论证。
11月16日~17日,上官后裔在福建安溪召开了第五届上官姓氏文化研讨会,针对上官婉儿墓,上官后裔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和国家、陕西相关部门沟通,呼吁陕西方面本着“还原历史人物凝聚正能量”,重建保护上官婉儿墓地,还原历史上真实的上官婉儿。
据了解,他们初步形成了两个保护方案:一是建议陕西方面在上官婉儿墓原址上就地保护,另一是,通过商业运作,建立上官婉儿文化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