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1日,清华大学校内,一些学生穿上军装在午后练习踢正步,为即将到来的校庆庆典做准备。
“现在就是清华最好的时候!”方惠坚认为,无论是社会环境、政府支持力度,还是学生素质、师资力量、科研水平方面,清华都面临最好的机遇。他也认为,清华校内一直不乏有思想、有才华的教授,而作为清华的领导者,最应该做的就是提供一个宽松的氛围,充分发挥教授们的积极性。
还有人想得更深更远。王铁藩就表示,最近这些年来,老清华与新清华有了相互贯通融合的迹象,老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被重新启用,“人文日新”日益被张扬,不仅“理工合校”而且“文理荟萃”了,甚而在校园道路的命名中,也起用了诸如“明德”“新民”“至善”这些出自梅贻琦之口并带有中国传统哲学意味的词汇。但是,也有一些新旧思想依然纠结冲突,比如先前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和后来的“又红又专”“听话出活”依旧没有找到对接之处……
对此,朱邦芬认为,清华现在的人文精神有进步,但还不尽如人意。清华过去几十年的提法“听话出活”,对人才培养起到的作用,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一方面,‘听话出活’有利于行政管理与团队建设,对于清华毕业生比较好地适应社会、高效率地完成工程项目有帮助,因为绝大多数单位领导喜欢下属听话出活。但对于原创性的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素质是批判性思维,‘听话出活’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是灾难性的。”
2009年,清华大学启动了一个新的人才培养项目——“清华学堂班”,在数学、物理、计算机、力学、生命科学、化学等6个基础学科的本科生中,选一批拔尖人才进行因材施教。
据朱邦芬介绍,不同于许多尖子班给学生“开小灶”的做法,“清华学堂物理班”的因材施教不是“教多一些,教深一些,教早一些”,而是给学生减负,让这些学生有时间按自己的兴趣、主动地学习和探索,甚至可以不上一些必修课。“等清华学堂修缮完毕后,这几个班的学生将一同聚在那里上课。届时,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一起可以进行思想的交流和碰撞,就像清华学堂时期那样。” (记者/钱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