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区域发展增速由东部地区“一马当先”步入“西高东低”,东部省份调低了未来5年的经济增速预期,山东定为9%左右,广东为8%左右。
东部地区将创新驱动战略放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007年到2012年,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从1.3%提高到2.1%,技术自给率从53.9%上升到68%,但广东仍自认为,“自主创新仍是突出短板”。上海矢志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中心环节,实施知识产权战略,5年后,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0件。
浙江计划通过5年努力,实现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额、研发人员数、发明专利授权量、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等“五个倍增”。天津打算用5年时间,使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3%以上,打造更多拥有“杀手锏”产品的科技小巨人企业。
城镇化:关键在于人的城镇化
从“老四化”到“新四化”,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各地普遍对城镇化战略予以重视,而城镇化不是简单地“项目占地、农民上楼”,未来中国城镇化的核心必将是“人”的城镇化,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防止‘土地城镇化’和千城一面的畸形发展。”山东把城镇化作为扩内需的最大拉动力,启动城镇化“提质加速、城乡一体”行动,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加快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上。河北也将城镇化视为扩内需的最大潜力,发挥规划的龙头引领作用,推动城镇化发展由速度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
“使农民既能进得来,又能留得住,更能发展好!”今年,山西计划出台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推行居住证制度,解决好社会保障、子女上学、保障性住房等问题,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吉林准备选定10个左右重点城镇先行先试,赋予其更大的管理权限,采取政策资金支持等办法,实现重点城镇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和社会保障由“乡”到“城”的转变。海南则打算选择一批有条件的城镇,开展新型小城镇建设试点,形成一批示范性特色风情城镇。
针对城镇发育不够、规模小、市场化程度低、集聚产业和人口能力有限的问题,黑龙江坚持一手抓中小城镇发展,一手抓培育新兴产业和就业渠道,利用垦区、油区、林区、矿区的城镇化基础优势,发挥其对周边乡镇的带动作用。
生态自觉:“美丽”成为普遍追求
十八大报告中的热词“美丽中国”,以其诗意和温情,从“美丽省市”到“美丽村镇”,“美丽体”飞入了31个省区市的政府工作报告,展现着各地的“生态自觉”。
北京下一步的治污重点就包括治理大气污染,加大PM2.5治理力度,做好压煤、换车、降尘等工作,确保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平均下降2%。此外,淘汰18万辆老旧机动车,在公交、环卫、政府机关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完成城区1600蒸吨燃煤锅炉、4.4万户平房采暖清洁能源改造,基本实现中心城区“无煤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