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李克强总理统筹施策持续发力 释放调结构、惠民生与开放市场多重利好

2013-08-01 08:41:53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当前经济运行正处于合理区间,李克强总理在施政上呈现出新的特点:既注意“不刺激”,也求“有作为”;既要扭住长期“转型升级”不放,也要兼顾经济即期增长,充分体现了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李克强总理统筹施策,精准发球,持续发力,下半年的增长动力已经开始逐步释放,年度主要目标完成已经可以预期。

7月30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上半年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中央高层取得共识后,党政合辙,上下同心,各项工作分头推进落实。中国经济社会动员管理体制运作高效,令人艳羡。尽管前路还会有风险,但没有人怀疑中国政府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扩大有效需求,推进转型升级,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决心和能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应在料算之中。

会后第二天,7月31日,李克强总理立即研究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部署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李克强总理进一步推动转换政府职能,释放改革红利,无疑将有效拉动内需,提升公共服务质量,让广大市民生活更加便捷、安全,生产条件和生活质素得到提升。

让社会力量唱主角,促进服务业发展,使群众得实惠

创新方式,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是改善民生、深化社会领域改革和加快服务业发展、引导有效需求的重大举措。在现代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而购买服务则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新型方式。对这一方式中国政府先前已有认知。但此前,公共服务几乎都由政府直接或通过设立事业单位的方式来提供。李克强上任伊始即力推机构改革、转换政府职能,推进政事分开,政社分开,放开市场准入。凡是社会能办好的,尽可能交给社会力量承担,以形成改善公共服务的合力。他要求加快解决一些领域公共服务产品短缺、质量和效率不高等问题,使群众得到更多便利和实惠。李克强历来主张,将政府不该管或管不好的事务放给社会和市场来承担,政府集中力量做好本分,政府要归位和补位,不缺位,不越位。政府要转换角色,不能既当裁判,又“踢球”。要将适合市场化方式提供的公共服务事项,交由具备条件、信誉良好的社会组织、机构和企业承担。特别是满足文化需求等高端服务,政府和事业单位无法包办,必需面向市场寻求解决之道。

俗话说,一法生,一弊生。有人不免担心在购买服务时,能否规范操作?购买的服务品质如何?是否物有所值、为公众所切实需要?如何避免由此滋生腐败?

有鉴于此,李克强要求,要准确把握公众需求确定购买服务的种类、性质和内容,并试点推广。政府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程序,竞争择优,确定承包主体,并严禁转包。强化购买服务资金管理,把有限资金用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钱要用到刀刃上。建立严格的监督评价机制,对购买服务项目进行动态调整,对承接主体实行优胜劣汰,使民众享受到丰富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李克强总理久历州县地方,深知历史积弊,他预先树立了“高压线”,堵塞了寻租空间。他不允许政府的善政在实际中“荒腔走板”。

编辑: 马原 标签: 李克强 总理 利好 发力 发球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焦点图片

美宠物狗与男童做“双胞胎”

王诗龄“强吻”kimi林志颖显尴尬 曝俩萌娃有爱瞬间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精彩热图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