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工商总局详解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宽进严管 制度护航

2013-10-31 12:58:52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0月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意在降低创业成本,激发社会投资活力。这一利好令市场大为振奋,被媒体普遍解读为“零门槛”办公司。作为政府转变职能总体部署和改革方案中又一项重要举措,推进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有着怎样的意义,如何破除激活市场主体的各项制度障碍,事中事后监管怎样做好,下一步将会有哪些配套措施跟进出台?这一系列问题引发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10月30日,国家工商总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刘玉亭,清华大学法学院金融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施天涛做客新华网高端“财”访,权威解读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相关热点话题。刘玉亭表示,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是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促进小微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成长,带动就业,推动新兴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工商部门一定要优化流程、完善制度,确保改革前后管理工作平稳过渡,切实让这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

意义重大:降门槛激发社会投资活力

刘玉亭表示,从经济社会、政府管理和信用体系建设的角度来看,推进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意义重大。

“公司登记制度的创新和准入门槛的降低将会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营商环境,激发投资热情,调动各方面的投资力量,鼓励创业、带动就业,特别是对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等新兴企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刘玉亭说,这对巩固当前经济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是非常有利的。从长远看,这项改革将推动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充分发挥,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具有重要的意义。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细胞,也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市场主体数量越多,产业结构越合理,中小微企业作用发挥越充分,市场就会越活跃,发展动力就会越强劲。

要激发市场活力,还需政府做好服务,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刘玉亭指出,从这个角度来看,这项改革是新一届政府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的又一重大举措。改革将强化协同监管、落实监管责任,推进政府管理方式进一步转变。

“推进此项改革还将对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有明显的推进作用。”刘玉亭说,当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不够健全完善,虚假出资、制假售假等诚信缺失现象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存在。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后,企业在享有投资创业便利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信息公示等责任和义务。

清华大学法学院金融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施天涛也认为,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推出的速度超出预期,力度空前,顺应了民意所向,改革对降低成本,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都有很大的意义。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焦点图片

美宠物狗与男童做“双胞胎”

王诗龄“强吻”kimi林志颖显尴尬 曝俩萌娃有爱瞬间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精彩热图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