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刘云山论述全面深化改革:涉险滩 啃硬骨头 破瓶颈 突破利益藩篱

2013-11-26 10:23:33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二)

全会明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总目标,用“六个紧紧围绕”深刻阐释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思路,从四个方面系统总结了35年改革开放的重要经验,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从国防和军队改革、从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等方面,具体部署了改革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内容十分丰富。既要全面把握,又要突出重点,着力领会精神实质、掌握核心要义。

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就是指引、就是遵循,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促进思想的统一,汇聚改革的力量。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凝结实践经验、着眼未来发展,揭示了改革的方向,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目标相适应、相衔接,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引领,也是我们必须把握好的第一位要求。

这个总目标,强调的是基本制度的坚持和完善,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带领人民长期奋斗的根本成就,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与时俱进的、发展着的社会主义。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求我们通过深化改革,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更好地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机活力。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指出: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这次全会在邓小平同志战略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把国家制度建设、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求具体化,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也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的治国理政方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我们不断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要求我们不断推进治理能力建设,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

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党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解决了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长期没有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既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发挥了市场经济的长处,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特色和优势。全面深化改革,就要按照全会的要求,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动摇。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而政府和市场关系中最基本的问题就是两者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什么样作用。我们可以回顾一下,从党的十四大、十五大提出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到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到党的十七大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再到党的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从中可以看出我们党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认识在不断深化。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也使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这次全会明确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从“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虽只有两字之差,但实质上反映了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又一重大推进,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当然,强调市场不是不要政府。大家可能注意到,《决定》有这样明确的表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实际上是告诉我们,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但不是全部作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作用,也要发挥政府作用。发挥政府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实现人民福祉是中国共产党的不懈追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如果维护公平正义这个问题长期得不到比较好的解决,不仅会影响人民群众对改革开放的信心,而且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危及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因此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充分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充分揭示了深化改革的本质要求和价值取向。只有做到这一条,改革才能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才能赢得更加广泛的支持和拥护,获得深厚的源泉和持久的动力。

实现公平正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但主要还是取决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坚实物质基础和有利条件。同时应当看到,我国现阶段存在的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许多是发展中的问题,是能够通过不断发展,通过制度安排、法律规范、政策支持加以解决的。这就要求我们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把“蛋糕”做大,为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与此同时,要加快制度机制创新,切实把“蛋糕”分好,改革那些不符合公平正义要求的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抓紧解决那些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有违公平正义的突出问题,更好地保障人们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这次全会还提出,要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把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体现到各项具体改革措施中,从根本上抓紧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落实好这样的要求,就能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不断取得新的进展,让人民更多更公平地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

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开关和目的,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全会提出的“三个解放”,既阐明了改革的条件,又明确了改革的目的。解放思想是前提,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总开关。每一次改革的重要突破,每一次体制机制的重大创新,都是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的。解放思想激发出来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才能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拿出创新的改革举措。改革遭遇的堡垒越坚固,涉及的利益关系越复杂,就越要拿起解放思想这个武器,以思想的新解放开辟改革的新境界。

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活力能否充分释放,是检验改革成效的基本尺度。改革要求和举措千条万条,最终都要靠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来体现。我们要在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让人们相信社会主义,就要在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活力上高出一筹、胜出一筹。我们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既要有坚如磐石的精神和信仰力量,也要有支撑这种精神和信仰的强大物质力量。这就要求我们通过深化改革,破除制约社会生产力发展、束缚社会活力的体制机制障碍,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牵引和带动其他各领域的改革。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方面改革具有重要影响和传导作用。重大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度决定着其他方面体制改革的进度,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全会突出强调,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的改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实际运用,是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的一个具体体现,也是我们立足国情深化改革的一个必然选择。全会围绕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从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6个方面,对经济体制改革作出部署,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创新性的政策措施。人们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都得到回应,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难点问题也有比较管用的解决办法。这就要求我们按照全会要求,紧紧抓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重点和主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新突破,把经济体制改革的潜力充分释放出来,更好地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全会在对经济体制改革作出部署的同时,对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的改革作出全面安排,强调要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会还就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作出部署。在上述这些领域的改革新举措,有的在全会公报中作了表述,更多的是在全会通过的《决定》之中。应该说,全会提出的这些重要改革措施都是很有力度、富有开创性的,都需要我们很好地领会和把握。

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证,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我们党是改革的倡导者、推动者、领导者,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关键取决于我们党,取决于党的领导。全面深化改革涉及方方面面,涉及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涉及许多重大关系的协调和处理。加强党的领导,履行好各级党委的领导责任,关系到全会确定的各项任务的贯彻落实,关系到整个改革的进展成效。有了党的坚强领导,就能把握好改革的正确方向,就能形成一盘棋、拧成一股绳,就能形成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

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既包括提高党领导改革、推进改革的能力和水平,也包括深化党的建设各方面制度的改革。全会明确指出,要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全会还从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等方面,对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作出了具体部署。贯彻落实好这些部署,要求我们围绕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问题加强学习调研,不断提高把握和运用市场经济规律的能力,不断提高改革决策水平;要求我们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方式,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引导广大党员积极投身改革事业;要求我们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抓紧构建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选人用人机制,培养造就更多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建立健全集聚人才的体制机制,让各类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要求我们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健全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更好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焦点图片

美宠物狗与男童做“双胞胎”

王诗龄“强吻”kimi林志颖显尴尬 曝俩萌娃有爱瞬间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精彩热图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