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赵津芳在2013中国志愿服务国际交流大会上发言

2013-12-06 13:59:24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在2013中国志愿服务国际交流大会上的

主旨发言

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筹备委员会秘书长 赵津芳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志愿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2013中国志愿服务国际交流大会,与来自国内外的志愿者一起,交流志愿服务经验,畅谈志愿服务发展。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向莅临大会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英国海外志愿服务社以及来自各国的志愿服务组织,和辛勤付出、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志愿服务是人类高尚的事业,活跃在世界各地的志愿者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志愿服务的精神,使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从志愿服务中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志愿服务已经成为了国际社会的共识和共同追求的价值取向,既是人与人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也是国与国之间友好合作的象征。今天,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也融入到国际志愿服务行列之中,与大家一起汇聚志愿力量,共筑中国梦想。

中国的志愿服务事业与世界同行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志愿行为在全球广泛存在且影响巨大。国际志愿服务发展深刻影响了中国,从志愿服务的基本内涵,到志愿服务的发展模式,中国与世界在交融中共同进步。中国的志愿服务事业已经成为国际志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170万奥运志愿者用美丽的微笑和热情的服务,完美诠释了中国的承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我本人很荣幸担任了奥运村运行团队副主任和绿色家园媒体村村长,作为奥运历史上最大的单体媒体村,我的团队与755名志愿者,共同接待了来自93个国家427家媒体机构的6000名注册媒体人员,用心血和汗水“赢得了赛场外首枚金牌”。志愿者的微笑成为北京乃至中国最好的名片。

因为志愿,全世界的人更加了解中国、认识中国,感受中国的发展与进步;因为志愿,中国和中国人将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观念拥抱世界,融入世界。

中国的志愿服务精神与文化同行

在中国,志愿精神自古有之,“兼相爱”、“爱无差”、助人为乐、推己及人等一系列孕育着“志愿服务”理念的传统美德,一直为世人所倡导。新中国成立以后,“向雷锋同志学习”等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深入人心。伴随改革开放,现代志愿精神和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国志愿服务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北京的学雷锋“综合包户”、天津的青年志愿服务队等都成为这一时期的标志。这既是学雷锋活动的发展和延续,也是雷锋精神在新时期的生动体现。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焦点图片

美宠物狗与男童做“双胞胎”

王诗龄“强吻”kimi林志颖显尴尬 曝俩萌娃有爱瞬间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精彩热图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