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专题>2010山西媒体行>魅力山西
寻根之旅:洪洞大槐树
2010-08-09 16:36:08      来源:黄河新闻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寻根之旅:洪洞大槐树

引 子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

明代以来的数百年间;这首民谣在我国广大地区到处流传。无论是黄河南北,还是海峡两岸,几乎人人萦怀,妇孺皆知。它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简明扼要地叙述了明朝初年山西人民向各地迁移的情况’,也在华夏民族心目中留下了悲欢离合的血泪回忆,使人们扼腕叹息,感慨万千。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它又鼓舞着千百万移民后裔,寻根祭祖,观光投资,成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纽带之一。

也许,不少人有过这样一个动人心弦的经历,当你乘着警笛长鸣的火车,北上京津或者南下川陕,当车轮徐徐驶进洪洞车站时,许多旅客会触电似地站起来,打听大槐树在哪里?棘针沟在哪里?老鹳窝在哪里?其实,大槐树就在路旁的广济寺旧址,而广济寺就坐落在城北的棘针沟内。如今,大槐树上的老鹳窝依稀犹在。据记载,广济寺原为唐代所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香火旺盛。唐宋以来,又处通衢大道,建有驿站,房舍宽广,办理来往公差事务。广济寺旁有一株汉代古槐,“树身数围,荫遮数亩”。树杈上有不少老鹳窝,年长日久,星罗棋布,时而人惊鹳飞;遮天蔽日,蔚为壮观。而棘针沟地处汾河边、霍山;脚下,原是一个棘针丛生的水沟,棘是酸枣树,落叶灌木类,树茎上长刺,坚硬如针。“棘”当地人读“格”,棘针沟称格针沟,酸枣又酸又甜,红润如玉。每当秋高气爽,红枣点点闪烁于万绿丛中,别有一番山乡田园风光。而今,当年的大槐树和广济寺早已毁于汾河水患,而棘针沟也已建设成幽静典雅的大槐树公园。幸而在古大槐树的东边同根孳生出第二代古槐,枯枝婆娑,昂首向天,像一位不甘沉沦的历史老人,向今人讲述那悠悠往事。更可喜的是第二代古槐又同根生出第三代古槐,如今它已枝繁叶茂,风姿绰约,正沐浴着新时代的阳光,茁壮成长。

有时,人们又往往为这样一个问题所困惑,即不管你走到天南海北,乃至港、台、欧美,特别是中原河南和山东、安徽一带,一听说你是山西人,总会有人同你攀老乡。有人问:“洪洞大槐树还在不在?”也有人问:“棘针沟如今是个什么样?”然后亲切地告诉你他祖上是从大槐树、棘针沟迁来的。有的人还非拉上你回家聚一聚。历史真象是:明初大规模的移民,并不仅仅迁自山西,还有江、浙及“山后沙漠”;迁出者在山西也不仅仅是洪洞人,还有泽、潞、辽、汾、沁及太原等地人。然而,为什么世世代代,众口一词,都说是从大槐树下棘针沟迁出,甚至仅知有洪洞不知有他处呢?这是因为洪洞移民是规模最大的移民,而大槐树下又是移民的“点行处”。由于广济寺地处通衢大道,政府就在广济寺“设局驻员”,给移民发放迁移勘合及“凭照川资”。移民们由此起程,从此天各一方。诚所谓离别之处话离别,断肠人送断肠人。与亲人分手之后,欲走还却,移民们频频回首,泪眼模糊,最后只能看见大槐树上的老鹳窝,只能记住大槐树下的棘针沟。这样,大槐树、棘针沟就成为移民惜别家乡的标志,成为千百万移民后裔怀乡的精神寄托。后来,不仅来自山西的移民,而且来自外省的移民,都认同大槐树、棘针沟是他们的故乡。

一、中原荒芜河东盛

为什么600年前,也就是朋初洪武、永乐年间,要从山西特别是洪洞等地,组织这样一个大规模移民活动呢?其主要原因是当时中原荒芜河东繁盛,人口分布极不均衡。

连年战祸贻害百姓

元朝在中国的统治只有89年,虽然其间也曾盛极一时,但由于奴隶主游牧贵族的残忍本性,很快就使得阶级牙盾和民族矛盾激化起来。蒙古贵族联合汉族地主,共同压迫和剥削各族人民,使他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元统治者通过“赐田”的手段,使蒙古王公大臣获得大片土地,仅贵族伯颜一家就占有土地两万多公顷。而失去土地的农民被迫租种地主土地,不仅要交纳五成至八成以上的地租,还要受高利贷的残酷盘剥。尤其令人不能忍受的是元朝的民族压迫,元统治者把人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个等级。汉人和南人生活在社会最低层,他们不得打猎、习武、养马、藏兵器、搞集会,甚至晚上不能点灯。还强迫他们当“驱口”,做奴隶;把他们像牲口一样买来卖去。心狠手辣的元丞相甚至提了这样一个建议:汉人、南人中反抗情绪最大的以张王刘李赵五姓为多,干脆把这五姓人全杀光,元朝的江山就巩固了。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元末的形势像一堆干柴,就等有人来点火了。而首先点燃反元怒火的。就是不久爆发的红巾起义。当时民间流传着一首《醉太平小令》,对元末形势作了生动地描写:“堂堂大元,奸臣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军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混贤愚。哀哉可怜!”所谓“开河”,是指修治黄河,官吏们趁机捞钱。所谓“变钞”,是指滥发新钞,等于是变相掠夺。本来就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老百姓忍无可忍,反元起义的烈火终于燃烧起来。至正十一年(1351年),教领韩山童、刘福通在黄河工地埋了一个一只眼的石人,然后又四处宣传:“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果然时隔不久,石人出土,民心骚动。韩山童、刘福通立刻聚众3000,杀牛宰马盟誓,祝告天地,宣布起义。由于起义队伍头裹红巾,手举红旗,所以又称红军、香军或红巾军。老百姓早就盼着这一天,于是全国各地的人们纷纷响应起义。当时,李二(芝麻李)、彭早住、赵均用占徐州;王权(布王三)占邓州、南阳;孟海马占襄阳;郭子兴、朱元璋占濠州;彭莹玉、邹普胜、徐寿辉占蕲州;方国珍、张士诚占江淮,全国起义的烈火很快就形成了燎原之势。

于是,蒙古贵族和起义军之间的生死较量,就在中原大地、江淮一带,特别是冀、豫、鲁、皖、苏展开了。蒙古贵族的军队及地方武装之青军、黄军,对起义军的镇压是十分残酷的。如元丞相脱脱“攻徐州”,“屠其城”;军阀察罕帖木儿杀起义军,“斩首万余级”。元军所到之处,奸淫掳掠,无恶不作,甚至抓壮丁当俘虏,杀百姓报战功。当时豫、鲁、苏北、皖北的百姓,十个人中就有七八个被杀。而几十万人的商埠名城扬州,被杀得只剩下18户人家。当然,满怀深仇大恨的起义军也是以血还血,以牙还牙。传说朱元璋的大将胡大海当初在河南讨饭,受过土豪地主的羞辱。朱元璋建都南京,大赏功臣,胡大海什么都不要,只要求到河南报仇。朱元璋怕他杀人太多,只许他在“一箭之地”,也就是几十步内报仇。谁想反被胡大海钻了空子,他在河南射中一只大雁的后尾,大雁负痛,带箭乱飞。胡大海于是驱兵杀去,雁飞到哪里,他杀到哪里,见庄子就烧,见活人就杀,只杀得河南、山东血流成河,尸骨如山。

好不容易明初的战火熄灭,老百姓才过了几天好日子,却又爆发了燕王朱棣的“靖难之役”。原来明太祖朱元璋死后,其孙朱允火文即位,即历史上的建文帝。而这时的燕王朱棣,手握重兵,坐镇北平,当然看不起他那个侄皇帝。于是借口朝中有奸臣,他要“清君侧”,发兵南下,夺取江山。燕军一路南下,首攻河北,次取河南,再掠山东,后逼南京,中原大地再次动荡起来。由于明政府军的节节抵抗,双方在中原展开了长达数年的拉锯战,使江北一带变成千里无人烟的荒地。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燕军大败政府军于白沟河(河北雄县),杀死、溺死十几万人,尸首横陈100多里。冀豫之间有个“十八村联合会”,原来是一个乡民自卫的民间组织,也被燕军杀得只剩下狐、刘两户人家。所以至今河南、河北和山东等地,还流传着“红虫吃人”的故事,因为燕军也是头戴红巾。只不过老百姓再不称其为红军、香军,而是叫做“红虫”,“红虫”音近“蝗虫”,说他们像蝗虫一样残害百姓。

遍地灾荒侵扰黎民

元末明初的中原人民,不仅遍历兵灾战火的祸患,而且遭受水、旱、蝗、疫的侵扰,其严重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朝代。据《元史》记载,仅元末40余年,旱、涝灾害,山东18次,河南17次,河北七八次。特别是暴发了被老百姓称为“灭顶之灾”的大洪水。从元至正元年(1341年)到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26年中几乎年年都有特大洪水泛滥成灾。最大的如元至正四年(1344年),黄河在曹州、汴梁等地三处同时决口,百姓被迫迁走45万余户,使河南大面积受灾。元末明初的蝗灾也相当厉害,元至正元年(1341年)到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25年中大蝗灾就有十八九次。特别是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冀、鲁、豫等地水、蝗并至,百姓“大饥”,通州地区有个刘五,把自己的儿子杀的吃了。山东、河南的孟津、新安、渑池等地,出现了不少“民食蝗”、“人相食”的惨状。这种水、旱、蝗、疫的侵扰,连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曾饱受其苦,刻骨铭心。元至正四年(1344年),淮北大旱,赤日炎炎。接着又发生蝗灾,铺天盖地而来的蝗虫很快吃光了庄稼。早就饿以待毖的老百姓经不起灾疫的折磨,于是便接二连三地死去。家住淮北濠州太平乡的朱元璋,父亲、母亲和大哥,不到3个月相继病死,而他连一块掩埋亲人的坟地也没有。直到若干年后朱元璋当了皇帝,还念念不忘年轻时的这一幕悲剧,伤心地说:“生者为衣食之苦,死者急无阴宅之难。吁,难哉!”幸亏当时邻居给了他一小块地,才把三个亲人的尸体草草掩埋。由于灾荒、瘟疫弄得家破人亡,走投无路,虽然他生得身材高大,又正年轻气盛,但还是找不到一口饭吃。最后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剃光了脑袋,到皇觉寺当了和尚。

由于元末明初的水、旱、蝗、疫,再加上几十年的战祸,老百姓非死即逃,使得中原一带田地荒芜,人烟稀少,不少富庶地区,也变得荆棘遍地,疮痍满目。当时的河北平原,荆榛丛生,积骸成丘,人烟断绝;一向文化比较发达的汉中地区,也是荒草茫茫,虎豹出没。特别是长江边上的扬州城,从唐宋以来就是南北交通枢纽,亭、园、楼阁,繁华异常。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中写道:“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送孟浩然之广陵》)从而使扬州古城更加出名。而元末地主武装青军元帅张明鉴攻占扬州城后,由于军队搞不到粮食,就杀城里的老百姓当军粮。而昔日繁华的亭台楼阁,也统统被拆毁当木柴烧。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朱元璋收复扬州后,新任命的知府嫌旧城空旷难守,就在城西南部截下一个角落,筑起新的城墙,算是扬州的府城。

元末明初,由于许多地方人烟稀少,土地荒芜,政府不得不把许多州、府降格,或者撤州并县。当时河南省遭受的破坏最大,从明朝建立到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经过20多年的休养生息,人口数量仍然很低。据成化《河南总志》统计,信阳、裕州、考城、柘城、夏邑、宁陵、新蔡、沁阳、镇平、新野、胙城、唐县等12个州县,人口仍在千户以下。所以,把名城开封由上府改为下府,河南等地布政使所管辖的州改县有12个,县合并的有60处。到了洪武十七年(1384年),又把全国不足3000户的30多个州一律改为县。比如,南阳府的卢氏县改属陕州,金华府的兰溪州、台州府的黄岩州、湖广地区的龙阳州、湘潭州、宁州、信州等,都在明代初期改州为县。明政府之所以如此大规模地调整行政区划,缩减行政建制,完全是顺应元末明初人口剧减的应急之策。

山西中原人口失衡

正当中原大地战火蔓延、灾荒肆虐的时候,素有表里河山之称的山西省,却别有一番富庶景象。这是因为,山西的地理本来就占优势,东有太行,西有吕梁,南倚黄河,北靠长城,自古以来易守难攻,十分险要。加上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地下矿藏丰富,所以百姓生活比较安定。据史书记载,当时的中条山是“千樟松柏”,“桧柏交错”,柿林满地,交城山、姑射山也是“老柏满崖”。而那时汾河水也是碧波荡漾,可以行船,汉武帝刘彻《秋风辞》说:“泛楼船兮济汾,横中流兮扬素波。”到明初也没太大的改变。同时,山西还有一家两代盘踞的老军阀,即察罕帖木儿、扩廓帖木儿父子。这两个军阀虽然也心狠手辣,但为人十分精明.从来不在山西打仗,一个劲地把战火往外烧。比如,他们也镇压红巾起义军,却跑到河南、河北和陕西去打仗。后来,又和另一军阀孛罗帖木儿争夺地盘,把孛罗帖木儿堵在大同一带打,就是不让战火烧到山西内地来。虽然,军阀们心里打着自己的鬼算盘,但客观上却使山西百姓少吃了苦头。

正因为如此,元末明初的山西,和其他省比,老百姓的生活相对地安定富裕。如元代兴盛时期,意大利商人马可· 波罗在《游记》中,对山西的不少地方进行了描述。例如:“太原府,这城是很大很华丽的,城中工商业很多。”写到“平阳府城,城市很大,也很重要,有许多商人。人民以商业同手工为生”。而对晋南的河中府即蒲州城,描写得更为详细:“河中府城商业手工皆极兴旺。那里出产丝、生姜、高梁萱、香草,同许多别的香料,皆是没有贩运到我们这些国的。各种金丝布在那里制造的很多。”元代共统治了八九十年,由盛而衰也只是三四十年,又由于山西战乱、灾荒较少,所以安定、富庶情况变化不大。元代人种迪在《河中府(蒲州)修城记》中写到:当今普天下战火蔓延,黄河南北白骨遍野,只有山西、河东一带老百姓人丁兴盛,“仰有所事,俯有所育”,活得有滋有味。可见,元代的山西,特别是晋南,始终是人口兴旺,比较繁荣。

于是,山西的人口和中原的人口相比,极不平衡。据《明实录》记载,洪武十四年(1381年),河南人口为189.1万人,河北人口为189.3万人,而山西人口却多达403.04万人,比河南、河北人口的总和还多25万。再从人口密度来看,同样是在洪武十四年(1381年),山西平均每平方公里27.52人,而河南每平方公里12;85人,河南的人口密度不足山西的一半。这样,山西“地狭人稠生计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连朱元璋也认识到“山西民众而地狭”。这时朝中的要臣一再提出应从山西移民到中原,如洪武三年(1370年),郑州知州苏琦提出“时宜三事”,其中一事就是移民中原,洪武十五年(1382年),晋府致仕长史桂彦良上《太平治要》20条。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户部侍郎刘九皋又奏请迁移山西之民以实中原,终于得到了朱元璋的认可。于是拉开了—场轰轰烈烈移民活动的序幕。

二、生死离别话迁移

数百年来,黄河南北,海峡两岸,直到港、台、欧美,人们总是津津乐道地传说洪洞大槐树移民。然而,明初洪洞大槐树移民究竟是个什么情况呢?人们一直在传说着,猜测着,希望有个比较可靠的说法。

槐乡移民知多少

明代初期山西的移民,说是从洪洞大槐树下迁走的,实际上远远不止如此。根据《明史》记载,“成祖核太原、平阳、泽、潞、辽、汾、沁,丁多田少”,以“分其丁口”的办法进行移民。这个范围是相当大的,包括现在的晋中、晋南、吕梁和晋东南等地区。按照明初山西的行政区划,所谓太原指太原府,辖6个州20个县;平阳即平阳府,辖6个州29个县;泽是泽州,为省直隶州,辖4个县;辽是辽州,省直隶州,辖2县;沁指沁州,省直隶州,辖2县;潞是潞州,省直隶州,辖6县;汾指汾州,省直隶州,辖3县。这样,明初山西移民就涉及到2府、17州、66个县。在当时关山重重、道路阻塞的自然条件下,这么多地方的移民全要集中到洪洞县的大槐树下,有没有必要?是不是可能?恐怕是没必要也不可能的。但是,由于洪洞大槐树下是当时最大的移民“点行地”,在后来的历史上影响特别大,移民后裔们自然也就乐于认同这样一个出发地了。

关于移民的次数,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经学者们的反复考证,洪武、永乐两朝共有17次。简单的情况是:

洪武六年(1373年),从山西及河北正定府移民至安徽凤阳垦荒。

洪武九年(1376年)十一月,再从山西及正定府移民至凤阳垦荒。因为是冬天,政府发给移民过冬的棉衣。

洪武十三年(1380年)五月,从山西招募2.4万户百姓从军,后又都复员为老百姓,就地安置垦荒种地。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八月,又从山西的泽州、潞州,挑选“田少丁多”或无田之家,迁往彰德、正定、临清、归德、太康等地垦种。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九月,山西沁州百姓张从整等116户自愿外迁屯田,户部给予奖励,让他们回沁州招募居民。

同年同月,后军都督朱荣向朝廷报告:由山西迁居到大名、广平、东昌三府的百姓,一共分给他们2.6万顷土地。

同年十一月,命后军都督府佥事李恪等迁移山西百姓,到彰德、卫辉、归德、临清、东昌等地栽桑种枣,垦荒种地。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八月,冯胜、傅友德与常升等到山西招募百姓从军,共设16个卫所。大约是平阳府选了9卫,太原、辽、沁、汾选了7卫,每卫5600人,共有9万余人。

同年十二月,朝廷命后军都督佥事李恪、徐礼去山西招募移民共598户,分别迁至彰德、卫辉、广平、大名、东昌、开封、怀庆等地。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正月,山西马步官军2.66万人,往塞北筑城屯田。

建文四年(1402年),户部核实太原、平阳二府,泽、潞、辽、汾、沁五州,“丁多田少”及“无田之家”,迁至北平各府、州、县。

永乐二年(1404年)九月,从太原、平阳、泽、潞、辽、汾、沁移民1万户,充实北京。

永乐三年(1405年)九月,再次从以上地区移民1万户,充实北京。

永乐四年(1406年)正月,湖广、山西、山东等县吏李懋等214户人愿到北京为民,户部给他们发了安家费。

永乐五年(1407年)五月,朝廷命户部从山西的平阳、泽、潞及山东的登、莱等州,招募了5000户到北京的上林苑监,牧养栽种。

永乐十五年(1417年)五月,山西平阳、大同、蔚州、广灵等府州,向朝廷申请到北京、广平、清河、正定、冀州、南宫等府州县为民,开荒种地,依律交税,得到政府的奖励和资助。

综上所述,明初从洪武六年(1373年)到永乐十五年(1417年),近半个世纪中,从山西向外地移民17次,每次数百户,甚至上万户,前后人数达到100万以上。回顾我国历史上政府组织的移民活动,汉代仅限于屯垦戍边,并没有形成全国规模;三国割据一方,各自分散屯田;唐代移民屯垦兴盛,但安史之乱以后废弛;宋代重文轻武,屯田时盛时衰;元代全国兴屯,但很快天下大乱。所以说,明初山西移民,是有组织、有计划的官方移民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移民。

迁移路上血泪情

朱元璋从小当和尚,讨过饭,亲身受到地主的压迫和剥削,在死亡线上挣扎了许多年,所以他能注意到农民的疾苦,在移民过程中实施了一些优惠政策。他说:“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摇其根。”有一次,他让人带着太子朱标到农村去,亲眼看一看农民的衣食住行。回来以后谆谆告诫太子说:“现在你可知道农民的劳苦了吧!”因此,在移民屯垦时,政府不仅发给他们路费、耕牛、种子、农具和一定数量的粮食,还规定3年不征赋税,甚至永不收税。但是,这毕竟是一场生离死别的大迁徙,异乡陌路,关山重重,使移民们声声情,步步泪,充满了离愁别恨。一部民族迁移史就是千百万劳动人民的浸满血泪的拓荒创业史;

在迁移途中,移民们备受折磨。山西的老百姓世世代代生长在黄土地上,汾河两岸,谁愿意抛妻舍子,迁往他乡呢?于是地方官不仅是强制,而且施用伎俩把他们骗到大槐树下边来。河南偃师县《滑氏溯源》中就谈到:“一说山西迁民不迁洪洞,故人多逃聚此邑,骤然行文,独迁洪洞’。”所以来洪洞躲避迁徙的人,一个也逃不掉,只好乖乖地被押解上路。还有的传说更动人,说大槐树下有个凤凰村,村中有人在朝中当大官,村民们就托他向皇上说情。果然不久,朝廷下令,别的村子都迁移,只有凤凰村例外。于是人们纷纷来此投亲靠友,暂避一时。谁知没过几天朝廷又是一道圣旨:“凡是凤凰村的必须外迁,不然灭族。”这时人们才知道上当了,然而为时已晚,只好含恨走上了迁移路。

“故老相传谈轶事,问君足指果如何”。这是近代洪洞人王笃诚诗中的一句。说的是人们不管到天南海北,要证明你是不是大槐树下的乡亲,只要脱下鞋袜看看小拇脚趾就行了。原来当年被骗到洪洞大槐树下的老百姓,一听说凡是来此者一律迁走,一个个又哭又闹,呼儿唤女,就是不走。于是官府就强制人们登记,发给凭证,而且每登记一人,就逼其脱掉鞋袜,用刀在小拇脚趾上砍一刀,做为记号,以防逃跑。一直到今天,几百年过去,移民后裔双脚的小指甲都是复形,据说就是砍了一刀的缘故。这个传说听起来的确离奇,是不是生活的真实情况,还有待于人类学、遗传学去考证。但是它却反映了明初强制移民的基本事实,反映了人们对官府的仇恨心理,这又成了一种艺术上的真实。

那时候还创造了一个词叫“解手”,一直流传到现在仍然使用,却是无可辩驳的事实。百姓们被迫登记以后,为了防止他们途中逃亡,官兵们把他们反绑起来,然后用一根长绳串连起来。那时候,迁徙路上,到处是一串串的移民,他们一步三回头,天愁地也愁。在押解过程中,由于长途跋涉,人们免不了要大小便,但一根绳子拴几个甚至几十个人,大小便非常不方便。于是只好向押解官兵报告说:“老爷,请解手,我要大小便。”这样子日复一日,人复一人,次数多了,日渐简化,只要说上一声:“老爷,我要解手。”官兵们就明白要大小便,于是解开绳子让他们方便。所以从那时起,“解手”就成了方便的代名词,以后又发展为小便称“解小手”,大便称“解大手”。不知道当时情况的人们,只是把这当作一个词语的变迁;知道当时情况的人们,自然能体会到移民们悲愤无奈的心情。

在异地他乡,移民们骨肉分离。在官兵们的押解下,移民携妻牵子,艰难上路。由于关山重重,披星戴月,难免发生骨肉分离的悲剧。河南温县《王氏家谱》记载道:王海和妻子郎氏,在洪武初年,被迫带着四个孩子,由山西洪洞县迁移到河南巩县的南河湾。王海觉得南河湾虽然不错,但还想找个更好的地方。于是把妻子、长子和次子留下,暂时寄居到附近人家。而自己带着三子、四子北渡黄河,再找新居,几经周折,定居于温县南王镇。等他到巩县去迎接妻儿时,没想到妻儿已经安家,不愿再搬了。于是夫妻兄弟,隔河相望,分成了两家。如果说,王海一家骨肉分离,还有点自愿,而河南永城崔金明一家却是被强制分居。据永城县《崔、谢、张、陈族谱·引》记述,其始祖崔金明,籍贯山西,家在洪洞,洪武三年(1370年),一声令下,迁居河南。本来是不必全家都去的,可是一家人骨肉情深,要带老大、老二,则老三、老四不高兴,要带老三。老四,而老大、老二也要去。于是一家人举家南迁到豫东永城县的艮方清凉集。谁知朝廷又下来命令,同姓的移民不允许同居一村,崔家一家只好分为崔、谢、张、陈,找了四个地方住下,出入相望,地等距离,繁衍为四个村庄。所以族谱说:“一姓虽分四姓,四姓乃属一脉。即开越制之嫌,更免生离之悲。”

以上移民骨肉分离,或自愿,或被逼,总还心里有数,还有不少移民,山重水复,不识路径,一家人活活跑散。据山东定陶县“弯子张”庄的《张氏谱序》说,始祖张三老,本住山西泽州阳城县,自明时洪武年间,迁居于定陶县,当时一家人从官府领了席片耕具,顺东南而来,千里迢迢,跋山涉水。终于来到沙山寺北约1公里的地方。当时这里完全是一片荒地,只好用席子搭棚,挖土坑当炉灶,勉强建成一个家。而窝棚四周则是荒草茫茫,渺无人烟,只有几只狐兔,间或出没草丛间。刚来的那天晚上,一家人望着天上的星星,回想千里之外的故乡,心里别提多难受了。没想到五更天的时候,忽听到东南方向有公鸡打鸣。张三老想:“有鸡就有人家。”天刚放亮,就到鸡鸣的地方去找,果然有人家,乃是李氏始祖李庆,而且是张三老的表兄。于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表兄弟抱头痛哭一场,又搬到一处居住。

迁移到异地他乡的山西百姓,四顾茫茫,举目无亲,想尽各种各样的法子,把飘零在外的骨肉联系在一起。现居河南段曲村的申姓移民后裔,原本是山西潞州潞城县大贡村人,其始祖申任道兄弟18人,姐妹6人,原是一个大家族。明朝初年也被迫集中到洪洞县,然后再分头迁移到不同的地方去。据涉县段曲村《申氏墓碑》记载,一家分手之时,痛哭流涕,始祖申任道砸碎了一口铁锅,让亲人们一人藏起一块,作为日后相认的标记。山东曹县刘庄的《魏刘氏合谱· 序》也记载道:予族山西平阳府洪洞县人士,大明洪武二年(1369年)迁民诏下,条款具备,律历森严,凡同姓者不准居住一村。始祖兄弟二人,不忍暂离手足之情,无奈改为两姓,铜佛为记,传流至今500余岁依然存在。据后人回忆,始祖兄弟二人,名为光祖、亮祖,铜佛则可能是一个模样的两尊佛像。而更多的移民们则是以大槐树为记。如河北省河间县申鲁村高家在自己家门口栽了棵槐树;保定府西关的谢德先开了个名叫“老槐茂”的酱菜铺;河南省确山县更有槐树庙村、大槐树村、槐树庄;河南偃师县寇店韩寨村《赵氏宗谱》说,始祖兄弟四人,起名“经、营、槐、显,“显”意为“乡”,合起来就是“经营槐乡”。

三、移民后裔遍四海

“生生世世说前因,同是杨侯国里人。莫道渊源无考证,私家记述最为真。”这是洪洞人王笃诚写的《咏大槐树》诗,洪洞古为杨侯国。多少年来,传说洪洞移民后裔遍布全国,乃至港台、欧美,但究竟迁移到何处,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近年来,洪洞县志编纂办公室向全国征集移民资料,有20多个省市、400多个县的移民后裔寄来族谱及墓碑、祠堂碑文。经过疏理归纳,反复考证,才初步理顺了当年移民的脉络。即除西藏之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现都生活有移民的后裔。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打击假冒产品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
>> 详细

各地新闻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意见》,提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挂号费、诊查费、注射费(含静脉输液费,不含药品费)以及药事服务成本将合并为一般诊疗费,实行“一费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现有挂号费、诊查费、注射费(含静脉输液费,不含药品费)以及药事服务成本合并为一般诊疗费,实行“一费制”。>> 详细
点击排行
  香港宣布申办2023年亚运会 预算60亿港元
官场现形记:细数2010年落马贪官七宗“最”(组图)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