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着“牺牲环境”的惨痛教训和至今都难以补偿的代价,河源的“高门槛”得到了深圳“绿色转移”的呼应。王荣说,对口帮扶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产业转移不是“垃圾转移”。
南玻集团进入河源东源县,第一个石英石开采的研讨课题就是“环保”、投资研发“无氟”工艺“护绿”;河源电厂从设计到投产,深圳能源集团都以“废水零排放”为硬指标,环保投入占总投资17.3%、几乎比国内平均水平翻番。废水处理复用、废气脱硫除尘、废渣综合利用,3个100%兑现了“不向东江排放一滴废水”的环保承诺。
投资100亿元的中兴通讯产研基地、投资9900万美元的南玻太阳能玻璃、投资60亿元的恒泰豪太阳能光伏电池、投资100亿元的东江商贸物流城……“绿色”的高科技、新产业纷纷从深圳走进河源,在深圳对口帮扶的6个产业转移园里,人们看不到一根烟囱。
河源与深圳与“绿”同行。至今,深圳向河源转移项目148个,但陈建华告诉王荣,河源的山还是那么绿、水还是那么清、天还是那么蓝。
优势互补
深圳,中国综合经济实力、技术创新能力最强的现代化都市;河源,贫困县约占广东贫困县总数1/3、人均GDP仅为全省1/3、财政自给率约为1/3的欠发达城市。
但是,深圳面临土地、能源和水资源、人口、环境的“难以为继”,而河源土地为深圳的8倍、人口不过深圳的1/4、更被称为广东的天然“氧吧”和“水库”。
深圳与河源在合作中相互取长补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