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体制改革再成热点
权威人士指出,如果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政府主导,那么文化产业就是市场主导。长期以来,我们这两个概念不清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韩冰
今年秋天,文化体制改革又一次成为中国高层关注的热点问题。
2011年7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将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问题。
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到吉林调研。李长春强调,当前,我国文化建设正处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促进繁荣的重要时期。我们一定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深刻认识文化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深刻认识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责任,深刻认识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意义,加快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不断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
《瞭望》新闻周刊采访的权威人士认为,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一要以基层和农村为重点,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地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二要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不断壮大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努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三要加强对文化创作的生产引导,也就是加强对文化内容生产的引导;四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加快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文化的繁荣发展注入新的生机活力;五要进一步探索努力提高网络的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对本刊记者说:“目前中国人均GDP已经超过4000美元,正处于文化体制改革的窗口期,应该进一步深化改革,鼓励民间文化创造,为文化发展注入活力。”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文化权益
今年3月,“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公共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社会开放。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农村基层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改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建设和改造文化服务网络。完善城市社区文化设施,促进基层文化资源整合和综合利用。”
权威人士认为,构建公共文化体系是保障人们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是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的重要途径。公共文化服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公益性。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是免费服务,或者是远远低于成本、收费很少的服务。
二是基本性。基本的文化服务包括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上网、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农村再加上每个月一次公益性电影,其他多样性的需求可以找市场。
三是均等性。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富人穷人、不分城市农村、不分东中西部,都要实行均等化服务。
四是便民性。要网点化,出门多远都有群众参加文化活动的途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是最重要的网点化体现。
清华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对本刊记者说:“文化权益在文化权利基础上产生,公民文化权利应该包括享受文化成果的权利、参与文化活动的权利、进行文化创造的权利和知识产权受到保护的权利。公民的文化权益是相对的,不同的人、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文化权益诉求。”
“保障基本文化权益,就是说城市和乡村、东部和西部、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应该享受基本均衡的文化设施。”张晓明说,“所有人应该平等享有消费文化成果的权益,所有人也应平等享有创造文化成果的权利。”
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未来中国将继续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工程、文化资源共享工程、“西新工程”、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出版东风工程建设,并规划建设一批地市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
“为农村社会兴建公共文化的硬件设施是必要的,确实过去的欠账比较多。”张晓明说,“兴建硬件设施相对简单,真正复兴乡村的文化生活却非常复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从硬件建设进入到下一个阶段,应该鼓励和支持老百姓自发参与,发挥文化创造的积极性。”
熊澄宇认为,文化服务体系不仅包括文化设施,在硬件设施完善的同时,更要考虑配套的行政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和法律保障。硬件设施只是文化服务体系的一部分,没有完善的运行保障机制,这个体系是不完整、不健全的,甚至没有活力。“文化服务是行为,而不是产品。以图书馆为例,建筑规模、藏书数量是基础,对图书馆而言,最重要的是图书流通量,有没有人借阅。流通量越大,产生的效益就越大。硬件建设是必要的,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容易做,现在应该做看不见、摸不着的,将静态的设施建设变成动态的文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