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福海县大学生村官吴松涛回村,干起了养猪的“差使”,起初村里很多村民不理解,而家里人也是不支持,觉得不太靠谱。
“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出去,这上了四年学回来了,怎么又和我们一样了呢?……”面对家人和村民的质疑声,并未动摇他创业的热情。
为了干出个样子来,吴松涛经过市场考察和思考,借助县里出台的扶持政策,自筹了15万元资金,建起了养殖基地,并引进了30头仔猪和3头能繁母猪。
由于在技术、防疫等方面欠缺实际经验,不到一个月时间,圈舍中的30头品种仔猪因染病死亡近半,面对创业初期,就遇到了这个的挫折,吴松涛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
他每天都要在网上、书上查资料,时常整天泡在猪圈里,细心观察猪的生长发育规律,并全都一一记录在册。
“功夫不负有心人”,就这样,吴松涛在边干边摸索中,慢慢的总结了一套养猪“致富经”,育肥出栏的生猪由起初的亏损,变为效益培增,而这一转换期仅用了一年时间。
为把养殖规模做大做强,他几乎跑遍了昌吉、石河子以及地区其他县市的大规模养殖场,通过参观考察,请专家来村上解疑答惑等,越养越有经验的他,开始引导和带领着村上小规模养殖的几户村民一块干。
在平日里,热心肠的吴松涛,从指导配料、圈舍卫生、常规病的辨别预防等方面,毫不保留的手把手教给村民,还多次邀请地县兽药专家和养殖“能手”来讲课……
如今,全村已有20多户村民搞起了生猪养殖业,仅一项年收入就达10万元。在带领村民创业致富路上,吴松涛仍在探索着实现村级农业效益最大化的途径,他说,下一步想成立养猪合作社,与农户签订协议,带领大伙共同致富,才是他的最终目标。
据了解,这几年来,在他积极发挥着自身优势,引导村民种地、养殖“两不误”,一手种田攒饲料,一边育肥搞养殖,村民的年收入少则十余万,多则几十万,多元化增收模式敲开村民致富门。(记者 毛卫华 通讯员 胡玉萍 于立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