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西南地区>西藏>要闻聚焦
“大山”变通途——类乌齐:便捷交通看今朝
2011-04-28 13:18:42      来源:西藏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大山”变通途——类乌齐:便捷交通看今朝

“大山”变通途——类乌齐:便捷交通看今朝

通往类乌齐镇以及青海玉树的柏油路。远处就是类乌齐镇有名的查杰玛大殿。崔士鑫 摄

“大山”变通途——类乌齐:便捷交通看今朝

顿珠拉加老人在向记者讲述解放军开进类乌齐的战斗故事。崔士鑫摄

从现在的类乌齐县城所在地“热扎卡”(桑多镇)出发,我们前往曾经的类乌齐县城所在地类乌齐镇。

行驶在宽阔平坦的柏油路上,车子没有了以往的风尘和颠簸。打开车窗,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除了欣赏沿途美妙的自然景色外,彩色屋顶的安居工程星星点点地掩映在不远处的青山绿树之间,这样的景象再加上些许白雪的点缀,简直是一副绝妙的画卷,有“人在画中游”的真实感觉,自然让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好不愉悦。

不到半个小时,我们便顺利到达了目的地。如此方便快捷的交通,让同行者中此前没到过类乌齐的人,都感到非常意外,与想象中的“大山”(类乌齐藏语意为“大山”),有着很大差异。

类乌齐虽意为“大山”,但却处于青海进入西藏的交通要道上。也就在这里,60年前发生了一场震惊大山深处的战斗。为了切断防守昌都的藏军主力的西逃之路,十八军154团绕道青海,与青海骑兵支队合兵南进,直插类乌齐。

据类乌齐县县志记载,当时,藏军第七代本(团)在此防守十八军。他们在类乌齐南北山地和镇边的房屋上防守。十八军骑兵支队以五十三师骑兵侦察连攻占南山要点,并向镇东攻击,以骑三连攻取北山,以骑一、二连向镇西攻击。在重机枪和炮火掩护下,骑一连首先突破镇南,防守南北山之敌,边战边退。在骑兵追击下,藏军大部分溃散,躲藏在深山密林中,第七代本(团长)带着百余名残敌向东逃窜。此次战斗,十八军将士们毙伤、俘敌60余人,并缴获了大批弹药和军用物资。

为了弄清当时的一些情况,一大早,我们就在当地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类乌齐镇的尼扎行政村沙堆自然村顿珠拉加家进行采访。

听说我们要来采访,还没有起床的顿珠拉加索性就裹着被子坐在床上跟我们热聊起来。几句简单的寒暄后,我们惊喜地发现,眼前这位已经93岁高龄的老人依然是口齿清楚,思维敏捷。

通过了解,我们得知,顿珠拉加是一位老党员了,1974年他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提起60年前在类乌齐发生的那个惊心动魄的故事,老人家印象非常深刻:“第一次见到金珠玛米的时候,是在君达村。他们是骑兵部队,从青海那边过来,当时这边有藏军的第七代本(团)驻守,大约有600名藏军。他们听说解放军要过来,就早早地架起了好几挺机枪在这儿准备攻击解放军。他们可能是想利用金珠玛米翻越囊谦大雪山、长途跋涉比较辛苦的劣势,来个措手不及。结果令藏军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这支整天在老百姓头上作威作福的部队,却在解放军的猛烈进攻下,如惊弓之鸟一般四处逃散。”

村里76岁的老人甲永次成补充说道,那个时候,类乌齐的交通非常封闭,虽然这里处在重要的地理位置,但是通往周边的路况非常不好,当时从类乌齐镇到青海的玉树走路需要7天7夜,到囊谦至少也得5天左右,一路上,山路艰险。再加上那个时候路上还有强盗,经过这条路到青海那边的商旅们,经常是心惊胆战,因为路上经常发生人被杀、东西被抢的情况,落个人财两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建党90周年专题
建党90周年专题>> 详细

各地新闻
对话人:记者 富子梅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所所长 陈君石 如果两国依据各自标准都无法解决争端,就按照世卫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1962年成立的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协调建立的国际食品法典标准来解决。>> 详细
点击排行
  统计局将发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公安部通报北京大兴火灾 暴露出3个主要问题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