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近年来,山南地委、行署把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作为头等大事抓紧抓实,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主线,努力构建百姓满意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使城乡医疗环境明显改善,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群众看病难得到初步缓解,卫生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为群众提供了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全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为百姓构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健康屏障。
图为医疗卫生人员下乡为群众免费体检现场。 记者 李文健摄
“镇里的卫生院修得整齐漂亮,小病不用跑那么远了。”
“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看病就能报销,负担轻了。”
……
说起近年来的卫生事业发展,总能听到这样的赞扬。
伴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卫生事业突飞猛进发展,山南地区卫生部门借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东风,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让农牧民不再“看病难、看病贵”。
百姓看病方便了
“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山南”,新农合政策越来越好,让参合农牧民得到更多实惠。家住桑日县桑日镇雪巴村的普琼老人今年60岁了,以前住院都是先交费,出院后回到所在的卫生院农合办再报销,几度往返费时费力。如今,他只要带着农牧区合作医疗家庭账户本、身份证和县(乡)医院开具的转院证明就可以先住院治病,等出院时只要结清自己承担的自付部分费用就可以了。
他连声称赞:“大夫好、条件好,确实是方便了我们老百姓,这项政策真是太好了。”普琼老人朴实的话语里饱含对医疗惠民的赞许。
为了彻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更好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2014年5月起,山南地区全面启动“先住院后结算”新型诊疗服务模式,凡是户籍在山南地区、购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住院患者,只需提供身份证或户口簿、家庭账户本及县(乡)医院转院证就可享受“先住院后结算”服务。
山南地区卫生局局长桑杰群培告诉记者,自开通“先住院后结算”服务以来,山南地区各医院彻底改变了“先交钱,后治病”的旧服务模式,为更多的患者开通了生命健康的“绿色通道”,第一时间给病患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减轻病人经济负担,真正让医疗改革成果惠及每一位老百姓。
就医环境舒适了
医院的整体环境、医护人员的服务水平都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准。白色的墙壁、冰冷的金属坐椅、拥挤嘈杂的就医环境,这是患者对传统医院的固有印象。如今,走进山南地区人民医院,一间间整洁的门诊科室,一台台先进的医学仪器,窗口服务人员态度亲切,患者井然有序地排队看病。
记者来到曲松县下洛村卫生院,在就诊室里,记者看到,室内环境干净整洁,内部设施齐全,基本的医疗器械都很完善。
正在输液的群宗告诉记者:“现在村里的卫生室修得很漂亮,一般的小病都可以在这里治疗,很方便。”
为提高医院整体医疗水平,改善群众就医环境,近年来,山南地区卫生部门不断加强医院软硬件环境建设,采取一系列措施,提升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努力做到让人民群众满意。携手对口支援医院,各方筹措资金,建立重症监护室和血液透析室,方便急危重病人和尿毒症、急性中毒患者就近治疗,为促进山南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搭建新的平台,对于改善全地区人民群众就医条件、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拓展医疗卫生服务范围、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两降一升” 成绩显著
为实现农牧区优生优育,科学分娩,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提高住院分娩率,近年来,山南地区进一步加强行政扶持和干预措施,加大妇幼保健工作力度,确保母婴急救绿色畅通无阻。
桑杰群培介绍,近年来,山南地委、行署实施“十大民心工程”,把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列入重要惠民举措之一,山南地区卫生局采取一系列措施进一步提高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和婴幼儿死亡率,促进孕产妇和婴幼儿健康,对孕产妇实行产前检查、产后访视,每年组织相关人员对农牧区进行“送政策、送技术、送药具”的“三下乡”和“婚育新风进万家”等活动,使广大农牧区育龄妇女接受全新的生育观和优生优育知识。
健康是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坚持卫生为民、卫生惠民,努力把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成果转化成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体验,让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不断提升民生幸福水平,是山南地区卫生部门工作者不懈的追求,更是他们给予老百姓满意的“民生答卷”。(马静李文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