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第56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在青岛·红岛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开幕。第56·57届“高博会”交接仪式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正式启动“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高校数字校园思政专题精品项目”培育计划。
启动仪式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民委原副部长专职委员管培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交通大学原党委书记姜斯宪,江苏省科协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南京大学原校长陈骏,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山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唐洲雁,山东省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邓云锋,江西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厅长郭杰忠,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张大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监事长孙维杰,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冯云生,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党委委员、副董事长、中教华影全国校园电影院线董事长于春迟出席启动仪式,共同点亮了“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高校数字校园思政专题精品项目”培育计划的数字星火,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姜恩来主持了启动仪式。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启动“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高校数字校园思政专题精品项目”培育计划,探索实现大数据支撑下的“精准思政”,重点聚焦教育管理服务信息化、教育资源内容数字化、教育空间设施智能化、教育融合发展多样化四类项目,推动高校转变治理理念,优化资源供给,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载体,增强教育效果。
专题论坛
启动仪式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织召开“新时代高校数字校园·数字思政论坛”。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原司长张大良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冯云生,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党委委员、副董事长,中教华影全国校国电影院线董事长于春迟,以及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湖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戏曲学院、海军航空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40余位专家出席论坛。
张大良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阶段,必须依靠创新驱动,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数字化育人体系的构建,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贴近学校教育教学需求,贴近学生校园生活需求,贴近一线教师工作需求,贴近学生成长成才需求,回应了师生关切,破解了现实存在的问题,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了学生友好体验感,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内生动力。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探讨“高校数字校园建设和数字思政工作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张大良从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阐述了全面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高校数字校园思政专题精品项目”培育计划的想法和建议。同时,他号召在建设“数字中国”的时代背景下,加强“数字校园”顶层设计,用数字技术助推高校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助推协同育人系统工程建设,助推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助推教育资源供需优化。
于春迟介绍,中教华影全国校园电影院线在教育部、中宣部的共同指导下,以优秀影视作品和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信息技术、电影技术为支撑,致力于搭建服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教育教学、服务师生文化娱乐为一体,线上线下结合的校园文化综合体。未来将坚持“政策引导、资源整合、技术支撑、市场运营”原则,综合考虑不同地域、层次、行业,优先选择一批思政工作创新和信息化建设基础好、立项积极性高、项目可行性强的高校作为首批试点,深入探索服务高校数字思政工作体系建设。
专家研讨
论坛开幕式后,来自全国各地的15所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学生工作部门、信息化部门有关负责同志、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数字校园建设的创新举措,探索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的新航道。中央民族大学信息化建设管理处处长马传连主持专题讨论。
专题讨论研讨审议了“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高校数字校园思政专题精品项目”培育计划实施方案、“跨高校集约型交互展示平台”建设方案。与会专家、教师就项目开展建言献策,下一步要对数据标准、系统架构、建设路径、管理运行、体制机制开展创新性探索,结合中教华影主营业务,通过大屏小屏交互融合,加速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线上线下综合体。
会议最后研讨建立“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高校数字校园思政专题精品项目”培育计划长效工作机制(“一个组织”“一本期刊”“一个中心”)。
据悉,“十四五”期间,学会将筹措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高校数字思政专题精品项目建设。还将通过创设数字思政期刊,共建高校数字思政创新研究中心及实践基地等举措,切实保障计划的长效、可持续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高校数字校园思政专题精品项目”培育计划锚定“数字思政”这一主题,聚焦新时代对高等教育的新需求,以数字化赋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
(注:文中图片授权中国日报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