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奇观|科学探索|历史揭秘|劲爆丑闻|名人轶事|
  精彩推荐 普京称年轻时曾在原始森林伐木|英国打造未来高铁列车 很快很舒适|克林顿女儿婚礼 奥巴马不给面儿|
全球经典“博客故事”大放送
2006-04-17 10:40:58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环球在线消息:自从博客出现在人间,就在与社会和世界的“亲密接触”中发生了无数故事,它们或有趣、或严肃、或诙谐、或深刻。正是它们使博客广为人知,并吸引无数人参与其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以下是其中的经典部分,和您一起分享。

·博客率先拉开“拉链门”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和莱温斯基的“拉链门”丑闻曾经轰动世界,但是当年最先爆出这则消息的不是传统媒体,而是一个名为“德拉吉报道” (Drudgereport)的新闻博客。其实,最早获悉这一秘密的是美国《新闻周刊》记者艾西科夫,但这条新闻被周刊高层在上报前最后一分钟“封杀”。结果,1998年1月,默默无闻的博客“德拉吉报道”上发布了震惊世界的大新闻——《一个白宫实习生与美国总统有染》。

不少人认为,上述消息可能来自艾西科夫或他的同事,但“德拉吉报道”从未就此进行明确说明。很快,博客“德拉吉报道”声名远扬,还有人将报道转贴到多个网站。紧接着几天,“德拉吉报道”不断更新关于性丑闻的新闻,美国众多知名的主流媒体却因犹豫而保持沉默。数天后,《华盛顿邮报》和《洛杉矶时报》才低调报道,CNN及美联社等媒体也才开始全力追踪。就这样,“德拉吉报道”一炮打红,成为全球最有名的新闻博客。1998年8月,克林顿被迫承认丑闻并道歉,这个博客的访问量因此更加猛增。

全球经典“博客故事”大放送 

2004年美国共和党大会期间,博客们就一同挤在会场外狭小的房间里报道大会新闻

美国的博客不仅抖出了总统的糗事,还曾将议员“拉下马”。2002年12月,在退休参议员瑟蒙德百岁生日庆典上,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共和党参议员洛特对这位曾以“种族隔离”为旗号竞选总统的参议员表示赞扬,还发表了支持“种族隔离”言论。

主流媒体几乎都忽略了这些言论,但博客们却首先发表了批评洛特的帖子,要求他辞职,并不断跟进和传播相关信息。一时间,洛特的不当言论成为全美记者以及公众关注的目标,遭到广泛谴责。后来,洛特不得不发表书面声明为言辞不当道歉,但博客们不肯罢休,继续猛挖洛特过去在种族问题上的言论。最终,在强大压力下,不仅布什总统也发表公开谴责洛特的言论,而且洛特宣布下台。显然,这是博客在传统媒体面前又一次表现出色,赢得了巨大公信力。

·博客抖出《纽约时报》造假丑闻

除了政治人物,美国主流媒体也尝过博客的厉害。2003年5月,写手吉姆?罗曼斯科在博客上突然登出了《纽约时报》内部的会议纪要和电子邮件,结果首先披露了该报记者杰森?布莱尔捏造新闻的内幕。随后,《纽约时报》另一名记者里克?布拉格也东窗事发,一时间这份著名老报的造假丑闻成了新闻界的一大事件。最终,其执行主编和总编被迫辞职。

实际上,吉姆公布的内幕是《纽约时报》内部看不惯杰森造假的人提供的。由于趋于保守的传统媒体无法发布这样的内容,因此博客却能凭借自己的特殊优势曝光那些造假者。

·大报请博客作者写专栏

不仅美国人写博客在行,伊拉克也有人成为博客高手。2003年伊拉克战争开始前后,伊拉克人萨利姆?帕克斯和他的博客曾非常红火。他一直用英文撰写有关巴格达局势的文章,所以全球每天有成千上万人在网上搜索他的博客,因为这里记载着战火下巴格达最真实的生活,从西红柿价格到炸弹的威力等等。他在巴格达发出的博客新闻,比美国有线新闻网和半岛电视台的报道更鲜活,吸引着媒体和公众。战争期间,他的博客高居相关战争报道网站的十大链接之首。

最初,没人知道萨利姆的真实身份和相貌,网上也一度弥漫着各种猜测。后来,伊拉克战争结束后,西方媒体想方设法联系萨利姆,最终确认了这个讲一口流利英语的人。2003年5月30日,英国《卫报》和萨利姆签约,并请他担任该报专栏作家。

·因博客而丢工作

当然,话也说回来,有人因博客出名风光,也有人因博客丢了工作。2002年,一个名叫希瑟?B?阿姆斯特朗的博客写手因在个人网页dooce.com上写了关于工作和同事的文章而被开除。之后,美国英语里多了个新词“dooce”,专指某个人因自己的博客而丢了工作。

2004年10月,一名航空公司空姐因在博客上贴了照片而被解雇。照片上的她身着航空制服站在空空的飞机上,公司以她滥用制服为由将她辞退。无奈,她将博客名改为“被开除的空中服务员日记”。

在因博客丢工作的人中,名声最大的当数“华盛顿宝贝”,此博客写手是国会山一名参议员的助手,真名叫杰西卡?卡特勒,是一位莱温斯基式的实习生。她在博客上描写了她与几个国会山情人幽会的场景,引来了无数读者。但杰西卡很快被炒鱿鱼,理由是她不恰当地利用了参议院的设备和工作时间,在互联网上传播不妥内容。

·博客参与报道美国大选

尽管有人因为博客丢了工作,博客还是日益流行。由于认识到这一点,2004年美国大选期间,民主党和共和党纷纷邀请部分博客和知名媒体记者一起参加他们的大会。昔日不能和传统媒体平起平坐的博客们首次登上大雅之堂。

同年7月,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大会组织者有史以来第一次为各种政治博客们发放了采访证,大会新闻的一部分也通过博客发布。会议期间,阅读政治类博客的美国读者增至约1300万。而共和党的大会虽然没有正式选用博客发布消息,但共和党也批准了他们参加会议。布什竞选班子电子媒体竞选主任说,博客是一种伟大的工具,因为它能够让人们谈论政治和公共政策。

·知名媒体向博客低头认错

在参与报道新闻的同时,博客还给媒体挑错儿。2004年9月,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晚间新闻抛出“独家文件”,指控布什当年从军获特殊待遇。新闻播出后,博客们开始热烈讨论此事。很快,美国知名新闻博客CNS贴出文章,其中引用3名专家的意见指出,所谓“独家文件”的字体来自电脑,而不是20世纪70年代传统打字机打出来的。紧接着,相关讨论日益激烈,而且从网上迅速扩张到网外。经过前后大约两周的热闹争论和求证,最终,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败在”博客手下,因此不得不特意就此公开认错。

如今,美国大多数博客认为,他们是媒体的监督者。如今,政治新闻报道在登上报纸之前,常常在博客网站上就要进行反复推敲,因此真实性和可信度还是相当高的。

·军营博客讲述战争内幕

而在战乱的伊拉克,博客则成了不少美军士兵的精神宣泄工具,也是得益于他们的博客,人们了解了一些传统媒体不可能报道的消息。阿布格莱布监狱虐俘丑闻正是通过士兵博客传递给外界的,之后媒体争相曝光,这一丑闻让向来自诩道德高尚的美国人无地自容。

2004年到2005年,驻伊拉克的美军和英军士兵纷纷迷上军营博客,有的侧重于讲述战斗经历,有的发表照片,还有的也进行政治评论。不过,可能因为军方的控制,大多军营博客都尽量不提及具体人名地名,或模糊处理重要信息。

全球经典“博客故事”大放送 

某些美军士兵的博客透露出了传统媒体无法报道的内幕。

·“外星人也爱博客!”

地球人爱写博客,外星人会不会爱看呢?2005年7月,美国佛罗里达一家名为“智力彗星”的公司推出了与外星文明“对话”的新计划,向太空发射博客日志的内容,让外星人了解地球人的故事。博客写手只要登陆网站www.BloginSpace.com并提交自己的博客网页链接,该公司就会免费把你的“心情故事”转化成“太空广播”,通过功率强大的卫星向“兄弟星球”播放。

该公司总裁特德?墨菲表示:“我始终相信存在地外智能生命,这是他们第一次有机会了解普通地球人的生活。这给了我们一次展示人类不同侧面的机会。” 墨菲相信这一定会引起外星人的兴趣,所以在宣传语中自信地宣称:“外星人也爱博客!”更有意思的是,墨菲还提出了特别要求:“网络日志中应尽量避免出现可能刺激外星邻居的色情语言和内容。”

·“博客奥斯卡”奖金2006美分

随着博客队伍和影响力的壮大,为了促进博客的发展和博客之间的交流,一些组织也开始在博客中间开展各种评选。今年3月,2006年度Bloggies大奖隆重揭晓。这个为全球博客开设的大奖始于2001年,今年已经是第六届。该奖项由网民自己投票,最终决出不同奖项的得主。虽然奖金不高,2006年只有2006美分(2004年是2004美分,2005年是2005美分… ),但迄今为止,Bloggies大奖已成为最具影响力奖项,有人将其誉为“博客的奥斯卡”。

今年的Bloggies 设立了30个大奖,包括年度最佳、最佳新人奖、最值得关注奖、最佳设计奖、最佳写作奖、最幽默博客奖等。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大奖对儿童们的博客也非常关注,还专门准备了最佳少儿博客的奖项。

***全球首个博客图书奖揭晓

2006年4月2日,由美国出版商发起的全球首届博客图书奖揭晓,纽约业余厨师的烹饪日记最终战胜了由一位伦敦应召女郎的博客改编成的畅销书,赢得了这个“世界上最大众化的文学奖”。

夺得大奖的书名为《朱莉与朱莉娅:365天,524道菜,一间狭小的公寓厨房》,该书作者、32岁的朱莉?鲍威尔是纽约一名普通女博客,她在书中图文并茂记录了自己的烹饪心得,同时以轻松的笔调娓娓讲述了在城市生活的点滴心情和凑到她公寓来蹭饭的朋友们的爱情故事。

***韩国法院将举行“博客审判”

博客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韩国行政法院将在2006年4月末首次通过“博客”和“网上公告栏”进行审判。到时,首尔行政法院行政11部将被指定为“博客审判”示范法庭,与劳动事故相关的行政诉讼将被优先转移到这里审理。

在博客审判中,诉讼当事人将获得专用的博客和公告栏。当事人在审判期间,可以把自己要陈述的內容上传到博客或公告栏上。如果一方上传诉讼资料或证据,其內容会立刻传送给另一方。博客审判中,如果某些环节有当面对质的必要,双方可以再转到法庭上进行辩论。不过,博客审判还仅限于进入正式审判之前的“准备过程”。(麦田/环球周末工作室)



新闻热搜
 
视觉
博客
看世界美女标准的进化史
审美标准会随着时间变换而改变,看看上世纪初以来对于美女认定标准有的发展轨迹吧。 >> 详细

论坛
盘点世界十大神偷大盗
美国“赤脚神偷”哈里斯·穆尔日前被捕,他的传奇经历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对神偷大盗的好奇。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