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在线 >环球博览>大千世界
白宫著名女记者:让美国总统们头疼的女人

[ 2006-12-07 10:13 ]

 

再也没有像原先那样追着总统跑,把一个个问题扔过去的情景了

“我怀念那个时代。”这位老人说。

那时,记者们可以近距离接触到总统及其家人,与总统和白宫官员展开真正的交谈。记者们会被约翰逊总统邀请到白宫楼上的家庭生活区共进午餐,或者与他一起到牧场骑马。海伦可以一边被蚊虫叮咬,一边观看卡特总统与记者们打垒球。记者们还能在白宫碰到肯尼迪3岁的女儿卡萝琳,问她:“你爸爸在哪儿?”卡萝琳回答:“他正光着脚丫在楼上发呆。”

“在那些日子里,我们如此接近一位活生生的总统,看着他的一举一动。”海伦写道。她跟以前的白宫记者们说起来,大家都感叹,再也回不到从前的那些岁月了:杜鲁门总统在晨曦中散步,一群记者和摄影师如影随行。

总统和第一夫人们,“并非心甘情愿地忍受”这群被肯尼迪称为“轰轰作响的兽群”的记者团,但最终都不得不习惯他们的“贴身监视”,并对他们“容忍有加”。不像现在“总统越来越难以接近”,尤其是“911”之后,记者们常常被用绳子远远地拦着。“再也没有像原先那样追着总统跑,把一个个问题扔过去”的情景了。

海伦曾向那些总统扔过去的无数尖锐问题,“几乎都得到了总统们的谅解”。

1992年,在老布什与克林顿的总统竞选辩论中,年逾古稀的海伦,穿一身大红套装,用她那些犀利的问题,轮流拷问两位总统候选人。

“我所知道的每一位总统,对她都怀有一种尊敬。”白宫老牌记者萨姆·唐纳森说。

“几乎没有一天,我不得不问问助手们:‘海伦正在写什么?’”1984年海伦·托马斯获得美国全国新闻俱乐部“第四权力奖”时,里根在贺词中说,“你不仅是一个优秀的、受尊敬的专业人士,你也已经成为美国总统的一部分。”

而在1995年,“新闻界第一夫人”75岁生日这天,当政的克林顿总统送给她的生日礼物是,为时15分钟的独家专访。

克林顿亲自捧起生日蛋糕,让这位拷问过他无数次的女记者吹生日蜡烛。海伦吹了两口气,克林顿帮她吹了第三口气,合力把蜡烛吹灭。

这位总统还举起海伦的录音机,对准她,开玩笑地对她进行了反采访:“托马斯小姐,这么多年来,你听着这么多位总统闪烁其词,语焉不详……你是怎么忍下来的?”

白宫里另一次“反串”记者角色的是第一夫人帕特·尼克松。当51岁的海伦终于摘下“嫁给工作的女人”这一外号,与65岁的美联社驻白宫记者道格·康奈尔订婚后,帕特抢先向记者团宣布了这一消息。第一夫人笑得合不拢嘴,说:“我终于抢在海伦之前发布了独家新闻。”

1998年,白宫记者团设立了海伦·托马斯终身成就奖,海伦成了第一位获奖者。

白宫似乎终于把她“删除”了

2000年5月,海伦在克林顿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了最后一次“谢谢你,总统先生”,随后从合众国际社辞职,结束了40年的白宫记者生涯。

在此岁月里,她目睹了每任总统的荣耀,也看到过他们的黯然。在老布什预料自己将败给克林顿的那个大选日,记者们一起陪着老布什去购物。海伦看见,这位总统买了钓鱼竿和乡村音乐的CD,“像一位即将退休的人”。在克林顿母亲去世时,她也目睹了他巨大的悲痛。

1973年,在尼克松的4名高级助手因水门事件辞职的那天晚上,海伦碰到了总统。他耸着背,脸色灰白。

“晚上好,总统先生。”海伦说,“祝你走运。”

尼克松感激地抓起她的手:“我知道我们的宗教信仰不同,但你能为我祈祷吗?”

“我会的,总统先生。”海伦说。

她在自传中回忆,并深深被这出悲剧打动了。虽然“我常说我从不在总统身上浪费同情,他们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但她还是为这位总统祈祷了,也为她的国家祈祷。

如今,这位女记者再也不用每天清晨到白宫上班,喝杯咖啡,构思那些尖锐问题了。

白宫似乎终于把她“删除”了。就像1980年她去采访卸任后的卡特,总统急不可待地向她显摆新电脑,演示电脑的各种功能。然后,他把海伦的名字敲了进去,看着她,咧嘴笑了:“现在看好了,我甚至能把你删除掉。”说着,他摁起键盘,“海伦·托马斯”一字一字在屏幕上消失了。

真的消失了吗?

直到今天,这位老太太还在,并且不时地还要去“折磨”一下白宫。

2005年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她质问发言人:“你说我们进入阿富汗和伊拉克是受了邀请。你能否更正一下这种对美国历史不可思议的歪曲——”

她又追问:“我们是不是在入侵这些国家?”

发言人打断了她,赶紧点名另一记者提下一个问题。海伦蓦然感到了惆怅:伙同其他白宫记者对站在讲台上的人“群起而攻之”的岁月,一去不复返了。如今白宫新闻发布厅里的这些记者,再也不是以前那帮记者了。

(作者:包丽敏 编辑:王晶 来源:新华网)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