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奇观|科学探索|历史揭秘|劲爆丑闻|名人轶事|
  精彩推荐 安德鲁王子身陷丑闻 贸易特别代表职位恐不保|越南传奇巨龟生病 河内人争分夺秒协力拯救|日本最新高速列车运营 最高时速拟达320公里|
博览>资料库>新鲜报>大千世界
英国记者亲历:罗马尼亚“下水道儿童”
2007-02-07 09:33:44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在布加勒斯特市中心繁华的冬日街头,被厚重衣服包裹着的人们行色匆匆地走在路上。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就在他们脚下,一群十几岁的孩子正“躲”在城市地下黑暗庞大的下水道网中,过着自己“独立、自由”的生活。2月4日,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了一篇记者“下水道生活”亲历记,下面就是记者的自述。

我随他一起跳入黑暗世界

当11岁的弗拉德从下水道井口里伸出手召唤我的时候,我顾不上旁人诧异的目光,随他一起跳入那个黑暗的世界。这是一条4英尺宽的隧道,里面布满了给周围社区供暖的热水管道,蒸气让本就黑暗的空间变得更加诡异。

与上面接近零摄氏度的温度相比,这个地下王国无疑是温暖的。不穿外套也不会感到一丝寒冷,但空气却臭得让人无法忍受,腐烂垃圾和排泄物的味道简直让人窒息。弗拉德一边警告我不要触碰墙上那一排排电线,一边拉着我的胳膊走向这座迷宫。这时我们遇到了弗拉德的朋友迪米,这个自称20岁其实只有14岁的孩子仿佛看出我对脚下蟑螂老鼠的恐惧,他安慰我说,“再走半个小时,就可以到我们的‘卧室’了”。

他们在这里生育子女

在迪米手中破旧打火机微弱光亮的指引下,一个个破旧的床垫突然出现在我眼前,弗拉德说,这就是他们的“床”。住在这里的孩子大都不超过20岁,其中还有11个月大的婴儿。在这里,我遇到了17岁的霍尔默斯,这个月,她刚刚和她21岁的男友一起为他们的孩子过了一岁生日。他们现在和其他9个孩子一起挤在下水道里一间不到10平方英尺的小屋。小屋中有床垫,有桌椅,当然,也少不了一些婴儿衣服。

她告诉我,穿过屋顶的那些管道就是他们平时晾衣服的“暖气”。她也不希望在这样的环境中抚养孩子,可她没办法。没有身份证,就意味着她无法享受政府的福利救济。

政府和孩子都该努力

在布加勒斯特,像弗拉德和霍尔默斯这样的“下水道儿童”为数不少,但他们究竟有多少人谁也说不清。据一些非政府组织估计,这些孩子的总人数接近2000人,但市政府估计总数只有750人。这些孩子对像我这样的外来者戒心很大,不愿意多谈他们究竟是怎么走入下水道生活的。弗拉德也是这样,对他的过去闭口不谈。一些慈善机构的人士称,“下水道儿童”一般都有灰色的童年,他们宁愿在阴暗的下水道中当“贵族”,也不愿再忍受贫穷破碎的家庭生活和父母的虐待。

针对这个问题,布加勒斯特政府兴建了一座专门针对“下水道儿童”的收容所,但联合国妇女儿童基金会的官员说,仅有这一座还远远不够。在加入欧盟的压力下,罗马尼亚政府兴建了更多的收容所和救助中心,其中的设施也得到了很大改善。不过,要彻底解决问题,孩子们自己的努力也必不可少。

(作者:肖扬 编辑:王晶 来源:新华网)



新闻热搜
 
商讯
视觉
博客
巴西现四种新型僵尸蚂蚁
科学家在巴西雨林发现最新菌类,它们能够感染蚂蚁,接管和控制蚂蚁的躯体。 >> 详细

论坛
泰拳拳手的艰辛成长路
泰拳是泰国的国术,备受泰国人民喜爱,兼具健身性和实用性,现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和娱乐。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