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遗传
1947年,德国精神科医生约阿希姆·博达默首次对面容失认症给出定义。博达默在治疗一些二战中脑部受损伤的士兵时发现,一些士兵存在非常相似的症状——认不出自己的战友或医护人员。
博达默对面容失认症的总结具有里程碑式意义。此后,针对大脑损伤造成面容失认症的研究陆续展开。引发面容失认症的脑损伤主要有事故外伤、出生时窒息、枪伤后遗症、病毒引起的疾病以及一氧化碳中毒。临床检查发现,面容失认症患者往往右脑出现损伤。
1976年,一份报告为面容失认症研究开拓了新领域。这份报告中列举了一位母亲和她的女儿同时患上面容失认症的病例,但母女两人从未受到过脑部损伤。医生们开始思考,面容失认症是否可能具有遗传性?直到1999年第二例家庭两代人同时患有面容失认症的病例出现,医生们开始认同面容失认症存在遗传性的观点。
据德国明斯特大学一个研究小组2006年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面容失认症的病原往往存在于一个可以遗传的基因中。如果父母患有面容失认症,他们子女患此症的几率高达50%,而且男女患病几率相同。这份报告称,按照这种遗传规律分析,世界人口中2.5%的人可能患有此病。美国哈佛大学克里斯·查布里斯博士的研究同样支持了这一数字。
为了让普通人形象地了解面容失认症患者的感受,莫尔特举例说明,“买一本明星杂志,然后把它倒过来。翻开杂志,不要看照片的说明文字,只盯着明星们的脸”。这种情况下,多数人最终还是可以认出这些明星,但花的时间会比较长。
研究显示,如果把面孔倒转过来,人们要花更长时间才能认出这张面孔,而正常人认出倒转面孔的时间与面容失认症患者认出正常面孔的时间大致相同。更有趣的是,有些面容失认症患者认出倒转面孔的时间比认出正常面孔的时间还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