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仁尼琴逝世 一身傲骨一生争议
[ 2008-08-06 11:01 ]

***人生转折毁誉两极

在某种程度上,索尔仁尼琴在苏联文坛是由赫鲁晓夫一手捧红的,但随着1964年赫鲁晓夫的下台,他的处境日益艰难,1965年3月,《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开始受到公开批判。

但索尔仁尼琴并没有因为“风头紧”而收敛锋芒。在1967年5月的作代会前夕,他写了一封公开信,要求“取消对文艺创作的一切公开和秘密的检查制度”。随后,他更顶着风口浪尖在西欧出版了《癌症楼》和《第一圈》。其结果几乎是灾难性的——1969年,他因在国外发表“反苏”作品被开除出苏联作协。1970年,他参加了苏联物理学家萨哈罗夫发起的“人权委员会”,并成为“持不同政见者”的代表人物之一。

当索尔仁尼琴渐成当局眼中钉的时候,他在世界文坛却声誉日隆。1970年,因为“在追求俄罗斯文学不可或缺的传统时代所具有的道义力量”,索尔仁尼琴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但苏联当局明确警告索尔仁尼琴说:出去后就别想再回国。于是他不得不致信斯德哥尔摩,出于个人原因放弃领诺贝尔奖。

不过,索尔仁尼琴最著名的作品、长篇小说《古拉格群岛》(第一卷)是在1973年才出版的。此书对前苏联劳改营作了全面的描述和分析,既有大量材料,又有具体形象,读时让人感到整个国家都充满监狱式的氛围。“古拉格”(“劳动改造营管理总局”缩语)一词也从此不胫而走,传遍世界。他在这部自称为“文艺性调查初探”的巨著里写道:“献给生存下来的诸君,要叙述此事他们已无能为力,但愿他们原谅我,没有看到一切,没有想到一切,没有猜到一切。”这部巨著为他赢得了“俄罗斯的良心”的称号,后来也有人认为这作品颠覆了前苏联的道德基础,才导致人心瓦解,不可收拾。

***流亡西方不当顺民

国际知名人士的头衔并不能为索尔仁尼琴提供庇护。1974年2月13日,他因叛国罪被捕,并被剥夺苏联国籍,驱逐出境。他从联邦德国、瑞士一直流亡到美国,同年10月,美国参议院授予他“美国荣誉公民”称号。1976年,索尔仁尼琴定居在佛蒙特州的卡文迪什小镇,自此以后很少离开这里,集中精力进行创作,他称在这里生活的18年是自己一生中最高产的时期。

有人说,索尔仁尼琴的声誉来自对苏联的批评,他作为“铁幕”以西的政治工具而被过度吹捧。但事实上,即使受到西方各国的优待,索尔仁尼琴依然像自传《牛犊顶橡树》中的“牛犊”那样,在铁幕那边横冲直撞,并不因在西方获得的巨大声誉而放弃对它的批评。

1978年,索尔仁尼琴在哈佛大学发表著名演讲,他并不认为西方式的自由民主有着普世价值。在他看来,西方文化本身是虚弱而堕落的。同时,索尔仁尼琴还坚持认为俄罗斯文化与西方文化并不相同,俄罗斯文化有其主体性,俄罗斯也不应简单照搬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而需要一个适应其历史和传统的制度。

2007年7月,索尔仁尼琴在接受德国《明镜》周刊的专访时还谈到了北约轰炸南联盟后俄罗斯人对西方看法的转变。“过去人们通常将西方国家视为‘民主骑士’,但这种幻觉已经一去不复返,人们很失望地看到了西方国家政策中隐藏的实用主义、刻薄、自私。对俄罗斯人来说,这是一次深刻的觉醒,从前的幻觉一下子粉碎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