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仁尼琴逝世 一身傲骨一生争议
[ 2008-08-06 11:01 ]

***回国定居批判不止

1991年苏联的解体为大批流亡人士带来了命运转折的机会。索尔仁尼琴被禁的作品陆续在国内出版,1994年,他结束20年海外流亡生活,回到俄罗斯。

索尔仁尼琴回国后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和以前一样,他既没有和共产党人达成合作,也不买当权者的账,继续保持政治批评家本色,对邀请他回国的叶利钦也相当藐视,在媒体上公开指责他的经济改革措施,批评当局腐败无能、容忍寡头攫取国家财富,称叶利钦的统治是俄罗斯历史上三大混乱时期之一。

在接受《明镜》周刊专访时,索尔仁尼琴这样评价叶利钦:“他努力使国有财产尽可能快地转入私人之手,他听任俄国的财富毫无阻拦地受人掠夺。为了得到地方诸侯的支持,他直截了当地要求实行分离主义,促使通过了使俄罗斯国家四分五裂的决议。这就剥夺了俄国的当之无愧的历史作用和它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西方则报之以大声喝彩。”

因此,当叶利钦授予索尔仁尼琴俄罗斯最高荣誉勋章时,他拒绝接受。他说:“我不能接受一个把俄国带到毁灭边缘的国家政权的嘉奖。”2000年,叶利钦下台,当时索尔仁尼琴认为应该起诉他。

***普京登门官方认可

2000年,普京正式接任俄罗斯总统之后,他和索尔仁尼琴的关系一开始也并不好。2002年,索尔仁尼琴批评普京在打击寡头方面的工作做得不够。不过,两人的关系逐渐融洽起来,这主要是因为两人的观点在很多方面相同。一方面,普京赞同索尔仁尼琴对西方式自由民主的批评以及俄罗斯文化应自立于西方的观点,另一方面索尔仁尼琴也赞赏普京为俄罗斯的复兴做出的努力。

正因为如此,2007年6月12日,时任俄罗斯总统普京将文化教育领域杰出贡献国家奖颁给了索尔仁尼琴。普京在颁奖典礼上说:“全世界成百上千万人把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的名字和创作与俄罗斯本身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他的科学研究和杰出的文学著作,事实上是他全部的生命,都献给了祖国。”

颁奖典礼结束后,普京还临时决定前往莫斯科郊外的索尔仁尼琴家中,拜访由于健康原因无法去克里姆林宫领奖的作家。普京对他说:“我想特别感谢您为俄罗斯所做的贡献,直到今天您还在继续自己的活动。您对自己的观点从不动摇,并且终生遵循。”

总结自己的一生,索尔仁尼琴在《牛犊顶橡树》中说道:“我一生中苦于不能高声讲出真话。我一生的追求就在于冲破阻拦而向公众公开讲出真话。”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