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推荐首页要闻
  频道推荐> 哈马斯7日回复是否接受以色列长期停火协议 | 伊拉克女恐怖嫌犯落网 曾招募80余女人弹 | 辛普森因绑架罪等被判33年监禁 | 五角大楼明年计划招募千名外籍医护 |
嵩山五台背后的故事 中国22年坎坷世遗路

2009-07-22 10:40:24

嵩山五台背后的故事 中国22年坎坷世遗路

7月17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郭旃接受中国日报网记者专访。(关欣 摄)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6月22日至30日,第33届世界遗产大会于在西班牙塞维利亚举行,中国的五台山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登封历史建筑群被审为补充材料推荐列入。这是中国多年来申报世界遗产首次未获一次性通过。如何解读这一结果?在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中国的世界遗产走过一条艰辛而辉煌的道路,现在已有38处世界遗产,稳居世界第三位。中国在世界遗产的保护、监测、管理、利用等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还有哪些不足需要改进?

7月17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郭旃就这些问题接受了本网记者专访。

“这是中国世界遗产事业取得的了不起的成就”

在刚结束不久的第3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五台山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被审为补充材料推荐列入。“这是中国遗产事业取得的又一次很了不起的成就,”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郭旃这样评价。

世界遗产的申报结果分为四种:成功登录、补充材料再议、退回重报和不予登录。中国申报的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属于第二种,即在本届大会上不能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但将在补充材料后直接提交2010年底3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审议确认,不必作为新申报项目再履行申报全过程。

在过去15年间,中国一再创造了一年申报2项世界遗产完满成功的历史记录,此次也是除自然遗产外,中国首次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未获一次性通过。

郭旃表示,世界遗产事业本身在不断发展,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申请世界遗产时,世界遗产大会对各国申请项目的要求非常简单,但现在的要求变得更为严格、细化。“近年来,对《世界遗产公约》的实施越来越倡导平衡性和代表性,倡导申请项目品类的平衡性和代表性,同时,这也意味着要向那些还没有世界遗产的国家和地区倾斜,而对于已经有世界遗产、特别是遗产比较多的国家,在实际上要求会更加严格。从今年的结果来看,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了30处,只列入了13处,这个比率是历年来最低的一次。因此今年中国的情况很正常,已经很了不起。” 对于国际社会对遗产比较多的国家格外挑剔,郭旃说:“我想这是合理的,这是希望你在世界遗产的申报和保护方面都能做到世界的典范。”

晋级背后的“坎坷”故事

五台山此次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经历了很多“坎坷”,充满悬念。

据郭旃介绍,五台山是按照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来申报的,但五台山的自然遗产申请遭到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否定,文化遗产是否能够申报成功曾经也成为悬念。

五台山当地政府对于五台山作为文化景观的材料和信息准备翔实,价值论证和比较分析都很充分,令人信服;保护管理工作很到位,完全符合相关要求;前期迎接国际同行实地考察的大量工作也都做得细致、周到,这是奠定申报成功的真正基础。因此五台山的文化遗产价值、真实性、完整性和保护管理状况得到了国际古迹理事会的一致认同,本来已毫无问题可以顺利登录。

“但由于五台山项目的补充材料翻译文本上出现了一处小小的用词错误,使得国际同行对个别保护措施的落实程度产生了一点误解,从严格掌握标准出发,国际古迹理事会对五台山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评估建议最初是略作等待‘补充材料再议’。国家文物局在此次世界遗产委员会前紧急致函大会主席进一步说明准确情况,并在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的协助下及时补送了相关材料证据,在随后的大会会间跟进盯紧每一环节,使得讨论持续了约三、四十分钟、非常热烈的会场内没有出现任何反对的声音,一片赞扬声。” 最终,本届世界遗产委员会根据世界文化遗产6条标准中的4条“突出普遍价值”,一致通过五台山为一处新的世界文化遗产。主席宣布这一结果后,各国代表纷纷来到中国代表团席前热烈祝贺,场面十分热烈。

--------------------------------------------------------------------------------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获得现有的成绩也同样来之不易。

郭旃表示,登封地区存在着分别以“天地之中”传统宇宙观和以“中岳嵩山”圣山崇拜为核心理念的不同遗产组合和相互重叠,很难让国际同行在很短的时间内对这一复杂项目有准确的了解和理解。由于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泰山的扩展“四岳”项目中也包括了嵩山,并已列入中国报送世界遗产中心备案的《世界遗产预备名单》,使一些国际同行产生了嵩山历史建筑群与“四岳”项目重复申报的疑虑和误解。

郭旃说:“最初国际古迹理事会审定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为‘退回重报’,这个专业机构的评估报告是世界遗产委员会做出结论的基础,做结论的权利在世界遗产委员会,但国际专业组织的报告有很大的主导性。在本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上,我们对国际同行进行了详细地解释,经过一个多小时激烈的辩论,最终从‘退回重报’提升到‘补充材料再议’,这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胜利,也是一种成功。

在郭旃看来,“天地之中”的理念与“中岳嵩山”的圣山崇拜并不矛盾。“中国古人长久以来认为‘中国’是天地之中、世界之中,是中央之国,而中原位于中国之中,因此,这里聚集了代表儒、释、道三教的不同建筑,以及体现古代天文历史成就的科技建筑。这些互不联系的建筑汇聚在一起,他们的内在联系就是‘天地之中’的理念,所以把这里的8组11个建筑物作为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申报。”“‘天地之中’的宇宙观与‘圣山崇拜’的关系有些模糊,实际上道理很简单,他们是两个体系,但这两个体系中又有些交叉。最基本的理念是‘天地之中’,而嵩山因为位于天地之中才被视作 ‘五岳’圣山中的‘中岳’,‘中岳’应该只是‘天地之中’的一组自然、背景因素。”

世界遗产热中的申遗大军

让人类共有的财富得到全世界关注和保护,是申报世界遗产的初衷。现在,人们把拥有世界遗产的数量看作一个国家历史上对人类文明进程的贡献和影响、当代综合文化素质和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首先给人以精神和文化的享受与启迪;同时,也带来可观的旅游品牌效应和社会效益。于是,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申报世界遗产都掀起了热潮,这也迫使世界遗产委员会不得不做出限额制的规定,即一个已有世界遗产的国家一年最多申报2个。

郭旃透露,目前,中国的申遗名单已经排到了2014年。2010年,丹霞地貌将申请世界自然遗产,而由于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项目要放在明年的世界遗产大会上审议,原定明年申请的世界文化遗产的西湖文化景观可能会推迟到2011年。之后,将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是丝绸之路、京杭大运河,而世界自然遗产申请项目还没有定论。

此外,郭旃指出,我国还有一些潜在的具有世界文化遗产价值的项目,比如内蒙古的游牧民族文化遗产元上都遗址、四川地震灾区的藏羌碉楼、云南红河的哈尼梯田等。

世遗保护、管理的成果

在国际上,世界遗产委员会早在1994年就确定了世界遗产监测制度。监测的内容包括对各个世界遗产地的保护状况定期进行专业检查、审议和评估,执行反应性监测等。监测结果要向世界遗产委员会提出详尽的报告;世界遗产委员会根据报告对该遗产地保护状况作出评定,包括肯定与鼓励、情况通报、建议国际援助或合作,乃至把保护状况存在严重问题的世界遗产地列入《濒危世界遗产目录》,把丧失原有价值的遗产清除出《世界遗产名录》等。

中国重视世界遗产的申报工作,也十分重视世界遗产的保护和管理。

据财政部门的统计,“十五”期间(2001年-2005年)中央财政对世界遗产地的112个文物保护项目共投入1.89亿元。而“十一五”(2006年-2010年)开局之年的2006年,中央财政安排了1.49亿元用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抢险维修等,投入经费的增长幅度之大前所未有。

地方各级政府也不断增加辖区内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投入,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越来越有力的经费支撑。如2000-2006年,北京市地方财政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修缮投入近2亿元,其中长城3600万元,天坛5000万元,颐和园近7000万元。

在加大投入的同时,中国政府还通过建立和完善制度,颁布了一系列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基本形成了国家、省、遗产地几个层级的保护管理体系。

2006年,文化部公布颁布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中国开始对世界文化遗产和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文物保护项目实行监测巡视制度,因保护不善,致使价值、真实性和完整性受到威胁的世界文化遗产,将由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警示名单》予以公布。

为了建立全国世界文化遗产动态监测体系,2006年12月,国家文物局颁布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巡视管理办法》,明确了世界文化遗产的监测程序、职责和内容,规范了监测行为。

在实际的保护工作中,有些成功案例得到了国际同行的一致认可。

郭旃透露,颐和园西侧的高压线入地就是一个很成功的案例。中国园林讲究“借景”艺术,颐和园也不例外。站在颐和园往西看,就能看到一座西山上很漂亮的塔,你会以为是颐和园内的塔,其实,那是玉泉山的玉峰塔,成为如今颐和园的“借景”,浑然一幅巧夺天工、天人合一的图画。2004年,华北电网公司开始架设“西沙屯—上庄—六郎庄220KV/110KV(千伏)输电线路”,它从北京颐和园附近开始架设高达50米的铁塔,沿一定线路到市区,补充北京电力供应。如果建成,在万寿山与玉峰塔之间会架起高压线,影响颐和园的整体景观,因此这一工程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最终,北京市政府果断决策,有关部门加大投入,以8倍于地上方案的费用—4亿多元人民币的代价,铺设了地下电缆,使得那一带的高压线统统入地,保护了颐和园整体景观免遭破坏。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环球在线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环球在线: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环球在线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552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球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