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共同爱好的人更易结为朋友,实际上,这与我们的基因类型有关。据英国《每日邮报》1月17日报道,美国研究人员日前发现,基因能够影响择友。此外,朋友之间也可能具备同一基因的不同类型,而这正是“人以群分”和“异性相吸”(此处侧重个性,而非性别)的原因所在。
此项研究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吉斯教授领导,他受托为美国两家大型保健机构对其收集的DNA样本进行分析。经过对与个性相关的6种基因的出现率的追踪研究后,研究人员找到了存在于好友间的基因联系。
一种名为DRD2的基因能够解释“人以群分”,它与人们从酒精和烟草及其他成瘾物质中所能获得的快感有着密切联系。经研究证实,在这种基因的影响下,能够藉由饮酒产生兴奋感的人倾向于与同样带有此类型基因的人为友。而那些对饮酒不那么感冒,甚至避之则吉的人往往也较易聚在一起。
克里斯塔吉斯教授解释说:“不近烟酒者常会回避不忌烟酒者,而不忌烟酒者聚集的场所往往鲜有不近烟酒者的身影,这两者之间确实少有交集。”
而另一种基因名为CYP2A6的基因则为“异性相吸”找到了答案。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携带有此种基因与“开放”式性格特点有关的人,往往会被具备此种基因的另一构型的人吸引。
克里斯塔吉斯教授表示,人们倾向于与具备相近基因的人为友,就如同喜欢同一种体育运动或有同样爱好的大学同学会扎堆一样。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只是潜移默化地受其影响,人们也会主动去寻找与之相近的人。比如,体型清瘦的人往往会粘在一起,但他们并不会意识到他们自身都具有抑制肥胖趋势的基因。
“我们通常都会寻找与我们性格互补的人。生性好动者在工作中易于与好静者结成伙伴,”克里斯塔吉斯教授补充道,“某些特定情境往往就需要这种特化作用。例如,某些工作岗位往往会选择具备不同技能的人一同工作,而这些人的个体差异如果与其基因类型(基于基因构成)有关,那么他们与那些异于他们自身、更有可能与他们交友的人接触的机会就更多了。”
这项研究的论文已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来源:中国日报网 译言 编辑:梁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