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美国历史上的首次总统大选电视辩论在肯尼迪和尼克松的对峙中拉开帷幕。此次辩论意义非凡,不仅对选举结果产生了重大影响,更开启了一个新时代。在这个全新的时代,利用媒体曝光塑造各具特色的公众形象逐渐成为政治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1960年,美苏正值冷战时期,苏联刚刚通过发射人造卫星在太空竞赛中取得了领先地位。美国国内,公民权利和种族隔离斗争等问题使美国自身的民主状况深陷危机。在国内外政坛风起云涌的关键时刻,两位政见截然不同的候选人开始了总统竞逐:肯尼迪,年轻而充满活力的马萨诸塞州参议员;尼克松,经验丰富的国会议员,时任副总统。肯尼迪在美国参议院仅有一届任期,43岁的他与尼克松相比,不仅缺乏丰富的外交经验,还因其天主教徒的身份而处于不利态势。相比之下,尼克松仅39岁就当选为副总统,此后的八年时间都以美国“副主管”的身份治国理政。
竞选活动占据了1960年漫长的夏天,尼克松在民调中获得了微弱的领先优势。然而,随着季节更迭,民意支持亦开始显露变化。8月,尼克松遭受重大打击。当有记者试图让时任总统艾森豪威尔列举副总统的贡献时,刚刚从漫长的新闻发布会上脱身的艾森豪威尔应付道:“如果你给我一周时间,我可能会想起一个贡献来,但现在我不记得了。”(虽然是艾森豪威尔的自嘲之词,但民主党人则不失时机地将它用作电视广告的结尾“艾森豪威尔总统不记得,但选民们会记得”。)同月,尼克松在北卡罗来纳州的竞选活动中撞伤了膝盖,并因感染住院。两星期后当他再次出现时,身体虚弱、面色蜡黄,体重也减了20磅。
9月26日晚,当两位候选人抵达位于芝加哥市中心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时,尼克松的坏运气还在继续。走出汽车的时候,他再次撞到受伤的膝盖,加之患有感冒且发低烧,这普通的一日竞选对他来说无异于度日如年。与此同时,肯尼迪则和助手们在酒店度过整个周末,养精蓄锐,为即将到来的四场“大辩论”做好了充足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