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认真研究一下就会发现,日本这种竞争力提高还将出现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即当国际油价由每桶20至30美元涨到每桶50至60美元时,日本经济综合竞争力可能仅仅有一些量的提高,但当国际油价蹿升至每桶100美元时,日本经济竞争力可能将出现一个质的飞跃。届时,日本经济综合竞争力将有可能跃升一个档次,而美国经济竞争力则会受到相当程度的削弱,世界经济实力对比将再次发生重大转变。而在世界经济大国队列里位居第四的中国,可能面对的是一场“严峻的能源冲击”。显然,面对未来的能源冲击,世界经济的基本格局将重新洗牌,中日两国的变化可能截然不同。
面对如此巨大的变数,中日之间既有巨大的合作空间,也存在拒绝合作的“理由”。日本国内主张中日存在“战略互惠关系”的一派如果占据上风,选择了合作,将大量节能技术转卖给中国,则中国有可能比较顺利地度过即将来临的“能源冲击”。反之,日本国内主张中日关系存在“战略巨大的、潜在的冲突”派占据上风,拒绝合作,则中国的发展可能陷入被动的局面。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两国合作实现双赢的大量事实。即日本选择合作的政策,支持中国经济发展了,中国总能有机会充分回报日本。例如1992年和1993年中国经济出现新一轮高速增长热,国内建设需要进口大量钢材,为日本钢铁企业提供了绝佳的机会,此举等于回报了日本援建中国宝钢的行动。2002年至2004年,中国经济再次出现强劲增长势头,大量进口日本货物,带动日本经济走出10年低迷泥沼。可以说这是对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支持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充分回报。
如果日本愿意与中国加强节能合作,中国减少了能源消耗,不仅可以减少能源进口,减少两国在全球范围争夺资源的矛盾,还可以持续带动日本经济复苏和繁荣。反之,情况则难以预料。正如日本瑞穗综合研究所在一篇有关中日经济关系的报告所说:“由于有中国因素,2005年至2010年,日本经济将年均增长1.91%。如果没有中国因素,日本经济将仅能每年增长1.11%。”
(编辑:王晶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