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浑身是宝到满身疮痍 还市场一个真实普洱
[ 2007-08-13 14:35 ]

7月16日,一位茶艺师正在冲泡普洱茶。新华社记者 秦晴 摄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仿佛是一夜之间,普洱茶从“浑身是宝”变成了“满身疮痍”。

还市场一个真实普洱

今年4月以来,普洱茶价格剧烈波动,坊间传闻不断:普洱茶崩盘了;普洱茶神话破灭了;投资普洱茶的厂商转行他投了……现在,北京马连道茶叶市场、广州茶叶交易市场、昆明北市区茶叶市场,普洱茶交易清淡起来,周末来到偌大的昆明康乐茶城,买茶人寥寥无几。普洱茶究竟咋了?

盲目炒作普洱,反过来“异化”了普洱

“圆于三秋皓月,香于九畹之兰。”乾隆帝对普洱的赞美至今不失其韵。作为大叶种晒青毛茶,普洱具有后发酵功能,因此越陈越香构成普洱独有特性。

近年来,全国楼台茶肆里的普洱茶香,使云南省以普洱茶为主的茶叶产业步入快速发展期。云南省农业厅厅长段兴祥表示,目前,云南茶农收入、企业效益和市场份额都在稳定增加,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山区,茶叶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2006年全省500多万茶农纯收入达24.4亿元,茶农人均纯收入为407元,比上年年增长124元,茶农纯收入增幅达20%以上。全省农民在茶产业中人均实现纯收入68元,比2005年增20元。茶叶产业的发展已成为全省经济发展中的一大亮点。

与此同时,普洱茶炒作之风悄然兴起。从台湾、香港储藏的上世纪70年代的陈年普洱返销内地,在民间交易市场,一饼70年代的勐海普洱卖到10万—30万元,而且“洛阳纸贵”,购之不得。清朝末年著名的十大普洱茶庄之一的“同庆号”普洱,据说是收藏在台湾的现今所见的最早普洱实物之一,一共只有几饼,在昆明茶叶博览会上展览,认购者出价1000万元购1饼,收藏者仍然惜售不卖。2005年下半年,云南有关方面组织马帮进京活动,在云南通过马帮驮过来的一筒七子饼(7片)当年的生茶,在北京老舍茶馆被一位著名演员以162万元购得,剩下的茶叶被四川一位企业家以1000多万元认购。更有甚者,今年4月,重庆市有企业用大锅熬150公斤生茶,所得普洱茶膏论克售价,是当前黄金价格的80倍……

清朝医学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普洱茶膏,黑如漆,能治百病。”普洱茶“消食化痰,清胃生津。”现代医学证明,普洱茶的确有暖胃、降血脂等功效。但其保健作用被夸大到甚至代替药品。随着普洱茶消费在全国逐渐升温,普洱茶生产和流通效益向好,一些地方个别不法商户用当地小叶种茶叶生产假冒普洱茶。云南本地普洱生产和经营企业在2006年达到15000家,一些初制所也加入了普洱大军,使一些质量不过关的茶叶流入市场。另外,各种不同品质的普洱茶拼装,使一些品位较低的普洱茶也混进了品位较高的普洱茶序列……

各种因素推波助澜,使普洱茶市场高歌猛进,蔚为壮观。最终市场发现,普洱茶原来并非炒作得那么悬乎,炒作的泡沫开始破碎,普洱茶市场随之掉头由热趋冷。西双版纳勐海茶厂经销商林云说,早就预知这一天迟早会来。在火热的市场诱惑下,不到一年,昆明街头到处涌现普洱茶“专家”、投机者和兜售者,一些厂家和投机者趁机欺骗误导消费者,导致市场泥沙俱下。

仿佛是一夜之间,普洱茶从“浑身是宝”变成了“满身疮痍”。令普洱厂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盲目炒作和推崇普洱,事与愿违,反过来“异化”了普洱。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