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财经|中国经济|股市基金|经济数据|分析评论|房产动态|消费旅游|保险|理财|
  精彩推荐 日本艺术家建造“拉链船”|丹麦发明家自制载人火箭 月底试射|DNA显示希特勒或为犹太人后裔|
老人空巢20载换儿子事业有成:最怕就是生病(图)
2010-08-25 07:36:00      来源:广州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新朋友不多,老朋友联系也少,一年难见上一面

“大家年纪大了,走路搭车都不方便了,怎么聚在一起?”而以前很多老邻居也都将房子卖掉了,新邻居到现在仍是陌生人。

刘伯退休以前是国企的干部,工作非常繁忙,还经常要出国,退休后,生活突然从忙碌走向清闲,对刘伯来说,“不能说一点失落都没有,但是那个年代,到什么阶段就应该做什么事。”

刘伯和老伴每个月总共有4000多元的退休金收入,他说自己的生活基本没问题。“没有特殊情况,不会伸手向儿子们要钱。”他也不愿请保姆,“毕竟不是一家人,要花很大力气互相适应迁就。”

不像有的老人,清晨起床会去公园跳跳舞,打打太极拳,或者上上老年大学、画画写字,刘伯对这些都不感兴趣,而且,他觉得“邻里聊天多了,是非也多。树下打麻将的地方,人一多嘴就杂。”

其实,刘伯一直很希望社区里有个老人活动的空间,“有个窗明几净的地方,稍微宽敞一点,能有空调更好,大家下下棋,天南地北都可以聊一聊?”他其实是希望能有一群意气相投的人,能有一个安静的环境,而不是一群人“一窝蜂”,打麻将耗时间,要么就是相互比较。

刘伯很怀念先前一栋楼全是单位同事的情景,“大家经常串串门”,但时过境迁,很多同事都将房子卖掉了,隔壁邻居都成了陌生人。

刘伯还有一些老同事老朋友,住得也都并不远,但刘伯和他们联系并不算多,“一年到头也难得见上一面。大家年纪大了,走路搭车都不方便了,怎么聚在一起?喝个早茶都很难协调安排,平时能打个电话就不错了。”

高血压突发,老伴却在外地,那一刻,以为自己完了

刘伯很担心,万一突然有重病,该怎么去到医院,无论是他还是老伴,都没力气将对方背下楼。“儿子在国外,远水解不了近渴。”

春去秋来,刘伯年纪渐渐大了,房子没有电梯,他每次出门买东西都不会太多。

“平时在家,最怕的就是生病。”刘伯有慢性心脏病、高血压,他很担心万一突然有重病,该怎么去到医院,无论是他还是老伴,都没有力气将对方背下楼去。“儿子在国外,远水解不了近渴。”

有一次,老伴回湖北了,刘伯的高血压突然发作,“三分钟之内,天旋地转,完全动不了,只能用手死死抓住床沿。”黑暗中,刘伯只有一个念头:“这下完了!”一个小时后,病情渐渐缓和,他才东抓西抓地摸到床头的电话,给老伴打了一个电话,此时已是晚上10时,没有办法买到飞机票,老伴只能在那边,抓着话筒干着急。

老伴要两天后才能赶回来,第二天,刘伯只能拖着沉沉的脑袋,一个人亦步亦趋地走到医院打吊针。晚上睡觉时,也不敢快速躺下去,也不敢突然坐起来,生怕头晕又发作。

除了生病,生活中还有许多需要人帮助的地方,但刘伯又是个不喜欢麻烦别人的人,直到现在,家里的吊灯坏了,他还是自己颤抖着地爬上梯子去修理,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例如拆卸空调修理,迫不得已才会通知别人上门服务。“小区没有真正意义的物管公司,外面的人我们真的又信不过,两个老人在家里,别人把我们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怎么办?”刘伯希望社区里能成立一个维修组织,招收一些下岗人员,“既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问题,也帮助了我们这些老人。”

牵挂着儿子,手机捆绑固话,生怕漏掉任何来电

儿孙一般周末早上8时到11时来电话,刘伯这天一般不出门,坐在电话机旁隆重地等着,即使出门买东西,也不超过5分钟。

虽然相隔万里,但儿子终究是儿子,不能在儿子身边问寒问暖,但刘伯与老伴还是以另一种方式时刻“照看”着他们。

刘伯非常关心国际新闻,总是关注着美国和澳大利亚的重大事件,一旦报道那里有自然灾害等,心里会着急,他就会打电话给儿子们,问问他们有没有受到影响。

儿子每个星期会给刘伯一次电话,但并不一定准时,对这一点,刘伯嘴里显得很不在乎。但其实,刘伯的电话和手机是捆绑在一起的,他天天带着手机,虽然一年下来根本接不了几个电话,他是怕漏掉了儿孙的电话。儿孙一般是周末早上8时到11时之间来电话,刘伯这天一般不出门,坐在电话机旁,隆重地等着,即使实在要出门买东西,“也绝对不会超过5分钟路程。”

舍不得孙子,走的时候,觉得“真像心肝被扯下了一块”

“念着他挂着他,这么小的孩子过去习惯吗?”刘伯心里难受,但没有和儿子说,他害怕增加儿子的心理负担。

疼儿子,但更疼的是孙子!刘伯有四个孙辈,一个大孙子,两个小孙子,还有一个小孙女。教会他上网的,正是大孙子。大孙子是刘伯和老伴一手带大的,一直到3岁多,才飞赴澳大利亚与父母会合,如今已是20多岁的大小伙子,开始工作了。

回想当年孙子的离开,刘伯觉得“真像心肝被扯了一块下来”,“念着他挂着他,这么小的孩子过去习惯吗?”刘伯心里难受,但没有和儿子说,他害怕增加儿子的心理负担,后来,孝顺的儿子体谅老父亲的孤单,决定把孙子交给空姐照顾,又把小孙子“运”了回来。

“运”回来的那天,刘伯和老伴早早赶到机场,接到了孙子,亲也亲不够,抱也抱不够,“真不想把他再放回去了。”老两口硬是又和孙子“厮磨”了一年,一直到孙子5岁,才重新“放”他去澳大利亚。“舍不得,还是舍不得。”刘伯说,“但我真的怕把他宠坏了,含在口里都怕化了,还是跟着父母成长好些。”

去儿子那里,生活不习惯,孙辈大多不会说中文

国外上哪都得开车,80岁的老人哪会开车啊?住在别墅里如同坐牢!孩子的生活习惯已经西化,和老人总有些磕磕碰碰。

没有孩子在身边的日子孤单又漫长,刘伯嘴里总说并不在乎,但是谈到儿子,他的声调还是明显降低了下来,“是可以跟孩子住在一起,但生活习惯不一样,儿女在身边,有矛盾,儿女不在身边,也有矛盾。”

刘伯与老伴去美国和澳大利亚都住过一段时间,但很快就回来了。“国外的环境是好,但上个商场也要开着车去,一个快80岁的老人哪会开车?住在别墅里如同坐牢!”而且孩子的生活习惯已经西化,和老人总有些磕磕碰碰。“比如我喜欢喝茶,但他们可能会觉得泡茶太麻烦,种种小事。时间久了,大家都不舒服,还有可能因此闹矛盾、得病。”四个孙辈,除了大孙子以外,其他几个基本只是能听懂中文,不会说不会写,平时甚少与刘伯沟通。所以,虽然到国外可以享受更好的生活条件,还有子女相伴,但生活习惯的差异还是让刘伯与老伴主动选择了空巢。

儿孙回来了,又没有多少时间真正相处

大家回来的第一天,才真正意义地好好聚了一聚,还照了一张全家福。“这是第一次照全家福。”刘伯的话音里竟有了一丝甜蜜。

20多年间,两个儿子还从来没试过春节回家过年,刘伯和老伴已经习惯了两个人的春节。但春节不会让他们的生活有任何不同,不看春晚,不逛花街,“连做好吃的都不会,多做几个菜也吃不完。”最多就是和老朋友们打打电话。只是到了晚上,外面的烟花把屋内照得亮亮的,两位老人难免会想想,远方的儿孙,现在在干吗?

今年有一次,两个儿子终于带着全家回来了,在家里待了十几天,“20年当中也只有这一次。”刘伯高兴坏了,提前将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迎接着他们回来。

但是,十几天的时间也很短,两个儿子都是大忙人,回来还要访师会友,小儿子在回国的几天,还要走访几个城市讲学,刘伯没有多少时间和儿子们正经聊聊天。他最记得大家回来的第一天,才真正意义地好好聚了一聚,四个孙辈都是上半年生日,在这一天同时重新过了一次生日,切了一块大大的蛋糕,还照了一张全家福。“这是第一次照全家福。以前从来没有过的。”刘伯的话音里竟然有了一丝孩童的憧憬和甜蜜。

刘伯的家庭档案

刘伯:今年80岁,家住环市西路,湖北人,几十年前因工作调来广州,退休前是国企干部

老伴:湖北人,现也居住在广州

大儿子:在澳大利亚从事IT行业,已买了一栋别墅

小儿子:在美国一家大学做生化教授

儿子们从十八九岁开始,就已离家在外求学,后定居外国,转眼就是20年。

四个孙子:除了大孙子以外,其他几个基本只是能听懂中文,不会说不会写,平时甚少与刘伯沟通。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闻热搜
 
视觉
博客
鱼坚强 畸形独眼鲤
有条奇特的鲤鱼,从右侧看它一切正常,但从左侧看,这条鲤鱼居然没有眼睛,头部仅一个鼻孔。 >> 详细

论坛
航拍美国住宅
不仅有城镇远景、房屋街道近景图片,还有住宅参考价格!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