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以来,通胀问题突然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市场对此产生了过度的担忧。
从今年初以来,我们一直强调,未来5年,伴随中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问题一直会是通货膨胀,上一轮经济周期中我国实现的高增长低通胀的情况已不可能重演。但当前市场对于通胀的畏惧还是超过了我们的预期。
实际上,目前的通胀是由长、短期两部分因素刚好叠加造成的。我们前面说的通胀压力是长期因素决定的,包括: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农作物产量遭遇瓶颈、各种资源出现紧缺、收入增长加快等等。
但就目前而言,短期因素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其中最为重要的有两点:一是美国实施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造成了大宗商品价格的飙升,并带动国内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二是当前各地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而实施的限产措施,由于限产的主要是上游产品,这进一步加剧了原材料的紧张状况。这些都强有力地推动了非食品价格的反季节性环比上升,而这正是导致直接加息的原因。因为从过去几年政府对于物价调控的手段来看,食品价格的上涨倾向于用行政手段管理,而非食品价格的上涨则用货币政策来管理。
不过,明年初,上述两个扰动因素将消失,物价尤其是非食品价格上升的动力就会减弱。此外,还有一些重要因素会减轻物价的压力:
一方面,今年农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是物价推动的主要因素,受价格上涨的刺激,明年,农产品的种植面积会有所增长,同时,国家将下大力气来推动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广优秀的种子产品,这些都会使明年农产品涨价的压力下降。
另一方面,从货币供应量来看,我国货币供应量增长的高峰是在2009年底,高速增长的货币供应对物价的推动力在2010年中期以后达到最强的效果,但到明年,货币对物价滞后的推动力会明显地下降。
那么,明年通胀的压力到底会有多大呢?我们预计,明年的物价涨幅依然会比较高,明年初就会有一次冲高的过程。预计明年全年物价涨幅可能在3.6%-3.8%左右,其中有个别月份会达到5%的高位。不过,虽然同比的数字比较高,但实际上,这与今年的物价基数比较高有关,从环比来看,物价上涨的压力可能还不及2010年。就是说,2011年居民实际感受的物价上涨程度可能不及2011年。
利率政策上,从目前到明年底,可能会有2-3次加息,即基准利率上调至3%-3.25%的水平。但即使如此,负利率的状况还会持续,这可能会使大量资金流入股票市场,房地产价格也可能重新抬头。
从政策的选择来看,实际上,加快人民币的升值速度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客观地讲,我国的外汇储备量已过于庞大。截至今年6月底,全球外汇储备总额只有84215亿美元,中国独占了三成。我们可以来看看其它国家的外汇储备:同为金砖四国的印度9月底的外汇储备总额只有2916亿美元,俄罗斯仅有4.88亿美元,另外,同为外向型经济体的韩国也只有2898亿美元。外汇储备规模过大显示人民币汇率依然偏低。
当前通胀压力较大,本身就说明国内商品供应比较紧张,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快速升值来让出口企业减少商品出口,更多地为国内市场进行生产,以平抑国内的消费价格。当前,我国沿海地区不断出现比较严重的民工荒,说明就业水平正在非常饱满的状态,在这个时候调整汇率也不会影响就业,同时,还可以缓解国际社会的压力,可谓一举多得,代价也比较小。
总体来看,通胀问题未来将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认识,进而,在处理通胀问题时,政府需要有更加长远的打算。当前,一系列的干预价格的政策都只能是短期政策,无法长期实施。要想建立起控制通胀的长效机制,我们必须继续市场化的改革,让资源、利率、汇率都更加市场化,更能灵敏地反应市场的变化,同时,通过他们更灵活的变化对市场供需进行自动的调节。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