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在键盘写作日益取代笔墨写作的今天,随着中国书法被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书法艺术的核心价值与人文精神必将散发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西部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书法艺术在乌海扎根并不断发展繁荣,有其客观的历史原因,而更多的则是人的主观努力。乌海推进书法城建设有如下优势:一是特色鲜明。书法艺术在这里与草原文化、黄河文化以及工业文明相互交融,得到了继承与弘扬,体现了鲜明的城市特色。二是基础扎实。目前,乌海拥有一支十分活跃的书法人才队伍,有“兰亭奖”获得者及各级书协会员1000人,经常参加书法活动并达到一定水平的爱好者5000人,学习书法的中小学生6000人,完全可以说是“万家泼墨建书城”。三是书法艺术活动比较活跃。全市不断加强与国内外各地区、组织之间的书法艺术交流,先后举办了中国乌海与韩国书法联展、华北5省区书画展、全国新人新作展、中国书画名人邀请展等国家级规格的大型书法展览活动,同时举办了各类笔会和学术研讨会,促进了全市书法艺术整体水平的提高。
乌海获得“中国书法城”称号,无疑是对全市文化软实力的一个提升。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无疑又会传导到发展转型的伟大实践,成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原动力。
一方面,乌海书法产业的萌芽、书法对旅游等三次产业的拉动,本身就是转型发展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书法艺术承继传统而又不断创新的“破格”精髓,为乌海发展转型,变“一煤独大”为多元支撑提供了精神动力。
作为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一座工矿服务型城市,乌海的转型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着眼科学发展,加快经济转型,另一个是立足改善民生,加快城市转型。在经济转型中,一是依托资源,争取在未来的几年内,使这一区域焦炭产能达到2000万吨,占到全国的十分之一,区域内PVC产能达到500万吨,占到全国的八分之一,打造全国最大的煤焦化和氯碱化工基地。二是延伸资源,通过对伴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和初级产品的精深加工,打造国内重要的精细化工基地。三是超越资源,发展非资源产业和服务业,打造重要的装备制造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在城市转型中,要以水为魂,围绕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形成的100多平方公里的水面,打造滨水宜居城市;以绿为主,力争3年内使城市绿化率达到35%,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以书法为龙头,向文化旅游城市转变;以人为本,向和谐文明城市转变。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书法城”乌海开始了新的布局谋篇。
(作者为中共乌海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