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碳经济来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又多了一个支撑点
当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成为妇孺皆知的热词时,一种全新的经济――负碳经济正在向我们走来。
所谓负碳经济,就是一种以吸收转化二氧化碳为主要形态的经济模式。如果说,低碳经济、零碳经济是一个量变的过程,那么,负碳经济就是一种质变的过程。低碳经济就好比垃圾的减量,而负碳经济就是垃圾的回收再利用。
对碳,要辩证地看。一方面,碳元素意义重大:它缔造了生命,它是煤、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当然也是人类须臾不可离开的粮食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二氧化碳又对气候产生巨大影响,会造成温室效应。数据显示,工业革命近300年来,由于煤等传统能源的大量使用,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了30%以上。即使人类从今天起不再排放任何二氧化碳,地球也需要40年时间将空气中多余的二氧化碳吸收转化完毕。
更重要的是:碳元素还能把粮食、能源和气候等热点问题紧紧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大的循环链。而这一点,恰恰就是负碳经济的依据。
负碳经济来了,我国已开始广泛的实践。在我国,负碳经济主要表现形式是能源农业。如今,许多地方已经开展了积极的摸索。云南农民在当地龙头企业的带领下,用高科技手段在干热河谷地区种植小桐子,用来榨取生物柴油,既满足市场对能源的需求,又带动农民增收。在云南楚雄、临沧、曲靖、文山等地完成种植30万亩,为地方增加了数十万亩林地,按照3吨种子生产1吨油来计算,每吨油的种子原料成本约4500元,如果算上可作为活性炭原料的种壳和饼粕的利用价值,可以将每吨生物柴油的成本控制在一个合适的价位,能被市场普遍接受。
负碳经济来了,有科技攻关作为支撑。据悉,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所经过科技攻关,已经掌握了将菜油加工转化为生物柴油的技术,据专家估算,如果将南方的4亿亩冬闲田种上油菜,然后转化为生物柴油,即可相当于再造一个永不枯竭的“绿色大庆”。
能源农业至少可以实现三全其美:一是大量消除转化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是产出国家急需的绿色能源;三是迅速增加农民收入。然而,目前在许多地方,能源农业却叫好不叫座。一是把生物柴油与粮食和食用油对立起来;二是生物柴油销售政策和渠道有待完善;三是生物柴油的生产和加工产业体系尚未形成;四是生物柴油的研发力量分散,未能形成合力。
负碳经济来了,需要政策扶持。能源农业作为转型升级的重大技术,应上升为国家战略;要组织科学家从资源收集、品种培育、科学种植、深加工等各个领域开展联合攻关,同时鼓励地方政府和农民积极发展能源农业。负碳经济来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又多了一个支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