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记者生存状态调查
[ 2007-11-07 15:30 ]

一个记者的满足心态

把报纸作为谋生的手段不失为一个安逸的选择,然而今年6月公布的《关于报刊出版单位暂停征订活动的通知》却让稳定的机关报有了变数。而8月1日出台的《治理报刊摊派实施细则》,将使千余种公费订阅的报纸和行业报受到影响。

报业竞争对李清(化名)来说还显得非常遥远。

李清是中央某大报驻站记者,他形容自己的记者生活是“漂浮中的稳定和满足”。

去地方采访前,李清一般要和当地政府打个招呼,有时候市长也会出面作陪,“我有一半的工作时间都在下面走,和当地政府非常好沟通,比其他媒体更容易和官员接触。”

这个记者站也就两三个人,每个人都要同时兼顾新闻采写、发行和经营,挺忙。照他的说法是“发稿是任务,发行是生命线”,两头都很重要。李说他的工作量不大,可以轻松完成,“一般是中央工作、农民增收、新的人物典型等,主要是宣传工作。从新闻事业的角度来讲,我觉得自己不像在做新闻,缺乏成就感。”

李清还有写内参的任务,“但是调研性的内参需要时间太多,现在没有时间搞那个了,因为大会、小会都要请你。”

李清所在城市的报业环境比较平静,虽然有时候会和新华社有些竞争,但和当地的都市报基本上可以“相安无事”,“其实说到竞争,我们也是有心无力。”即便如此,李清每个月的收入还是保持在4000-5000元左右。此外还有红包,每个月几百块,数量不定。

选择记者这个行业,李清经过深思熟虑。大学新闻系毕业时他想从政,可是觉得“从政风险大且收入低”。李清有同学做了公务员,每个月大概就几百元的收入。再三权衡后,他决定做一个党报记者,因为这个工作算是半个公务员,个人的投入和产出平衡,没有太大风险。而且,在报社里做个处长比在政府机关里要容易些,将来还可以考虑再去从政。

不过有时候,他也会有点遗憾,“做记者很多时候感到缺乏尊重。大多数时间,记者和被访者是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别人请你去,就是想发个稿子。你不发,他们就会有点冷淡。双方表面上看来是温情的,但本质上是利益说了算。”

坚守,并承担使命

媒体行业的压力和阻力困扰着从业人员,但是人们也看到有些媒体在相同的社会背景下依然做得很出色。他们真实地记录历史的变动,从而对现实社会进步有所帮助

“中国各大新闻媒体目前所处的环境都相似,即一个半市场化的环境。你要改变这个具有约束性的环境不太可能。”一位接受本报采访的《财经》副主编说纠缠于新闻行业现实存在的阻力毫无用处。

他认为,虽然现实如此,但中国目前的媒体环境已足够令人艳羡,“很多国外媒体的记者都很羡慕我们,因为我们这里每天都有很多新鲜事物出现,而他们国家已经没有了,所以这是个新闻发展的好机会。国内的这个半市场化的媒体环境足够让职业记者充分发展,那些因为环境约束而被迫离开的人也只是经历暂时的失落,即使他们不得不离开一个地方,中国媒体的巨大空间里也会有另一个适合他们的地方。”“我觉得那些对新闻有追求的人,只要他们坚持,最终都可以在这个环境中找到合适自己的平台。”

这位副主编说,“我认为要做一个好记者,就是尽新闻从业人员的本分。做这一行也并不一定要理想主义,甚至也不一定要热爱新闻。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他只要坚持新闻行业的操守,做到诚实、勤恳就可以,当然还要有好奇心。”

但不可否认的是《财经》所提供的平台也是记者能够尽本分的重要条件。《财经》副主编林力博说,如果记者因为某些稿件触犯了一些人而遇到麻烦,《财经》肯定会保护他们,“因为这些选题都是经过杂志社认可的,采访过程也是合法的,当然应该保护我们的记者。”《财经》也遇到过企业试图干扰采编的事情,但是杂志从创刊之日起就严格遵循经营和采编分开的规定,广告对采编不会造成任何压力。除此以外,《财经》还严格规定记者不可以收红包。

他认为目前很多新闻从业人员对前途的担忧有几种原因,其一是对这个行业缺乏了解,是比较浮躁的表现;其二是有些媒体的环境和待遇不太好,生活压力使他们考虑转行;其三就是记者自身的素质问题,所以出现腐败。

“因为目前中国经济处于转型期,新闻行业也受此影响有很多变化。但是中国新闻界的未来和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是一致的,只要这些方面朝好的方向发展,新闻界就能发展顺利。国外的记者编辑都可以干到六七十岁,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有的新闻从业人员就是喜欢这一行,也会坚持下去。虽然收入不多,但是他们看重它的社会意义。”

“这种社会意义会转化为一种带有理想色彩的使命感,真实地记录历史的变动,对现实社会的进步有所帮助。”

林力博说,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使命感,但至少作为一个合格记者,他应该有职业精神,即认真、有正义感以及一定的知识积累。但是,现实却是这个行业颇为浮躁。“因为现在不断有很多新的报刊出现,版面多,对劳动力的需求很大。所以整个行业的门槛低,年轻人很多,大多数地方还属于劳动密集型。”他认为门槛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新闻从业人员整体职业素质不高。

中国媒体市场化真正开始活跃也就是5年的时间,童兵教授相信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会随着市场化推进而得到提高,“市场化经过不断地淘汰,最后留下来的记者群体会越来越精干,成为职业记者。”

童兵教授认为不必担心部分记者转行所带来的人才流失,“国内现在有400多个新闻院校,源源不断地培养着学生。作为一名记者,他们当然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未来的方向。”

■同题问答

中央电视台记者 曲长缨

通过调查拍摄,追踪临汾特大矿难瞒报事件的前前后后,揭露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阳泉沟煤矿特重大矿难瞒报死亡人数。

问:你觉得自己是个好记者吗,为什么会选择做记者?

答:应该是吧,我在这个行业干了20年了。1978年上大学时正好文化大革命结束。文化大革命时,很多报道失实,而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有很多真实的报道,作为年轻人感到很振奋。所以,我选择记者行业是自己的兴趣和社会需要,带着一点理想色彩。

问:对自己现在所在的媒体满意吗?最想在哪家媒体工作,为什么?

答:满意。我对栏目提供的环境满意,领导很支持我们,这个非常难得。如果说让我选择最想去的媒体,我想还是《焦点访谈》。

问:你理想中的薪酬是多少,对自己目前的收入满意吗?

答:收入还可以,我这种人对这个要求不是那么高。只要有基本的保障,达到一般人的水平就可以了。

问:你认为做记者最难的是什么?

答:最难的是底下阻挠采访,有时是采访对象,有时是部门,基本上每次都会遇到这个问题。

问:你觉得自己做记者可以做到多少岁,为什么?

答:我可以干到退休,60岁。我36岁来《焦点访谈》栏目,现在已经40多岁了。

(编辑:王晶 来源:人民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