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编者按:9月16日上午,由中国日报和日本言论NPO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东京-北京”论坛在东京召开。陈昊苏会长和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李肇星,政协全国委员会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作为与会的中方代表,和日本民主党副代表冈田克也,前内阁官房长官岩崎恭久,自民党前干事长加藤弘一三位日方代表就“亚洲的未来与中日的作用”这一主题进行了政治对话。陈昊苏指出,中日两国建立互信,需要增进相互理解,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前几年,在中日政治关系遭遇寒冰的时候,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公开表示:“我们说不忘历史、并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这句话由陈先生说出来,更显得份量十足,意味深长,因为,陈昊苏先生是中国革命家陈毅元帅的儿子。
以下是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特约记者李莹对陈昊苏先生的专访。
记者:陈先生,由本次论坛主办单位中国日报和日本言论NPO实施的中日共同舆论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民和日本人民对对方的印象还存在着较大的负面因素,您对此有何看法?
陈昊苏:我有两个观点,一是不必过分紧张,不同国家的人民彼此观感是长时间形成的,要有所改变是需要时间的。像2008年发生的饺子问题,让一些日本人产生坏的印象。事实上,中国人也非常关心食品质量与卫生安全问题,发生这种事件,是双方都不愿看到的。要改变这个事件造成的影响,除了尽快弄清事件的真相之外,还需要中日双方的共同努力,化解负面的印象,这当然需要时间。第二,也不能不加重视,盲目乐观。实际上现在中日关系发展比较良好的现状还很脆弱,如果人民的观感存在问题,也有可能激化为比较尖锐的情绪,我们要努力防止这种局面出现。
这次的舆论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对日本的好感度增加了,主要是因为两件大事发生,促使中国人对日本印象的转变。第一件是在今年四川地震时,日本及时主动地向中国的灾区伸出了救援之手;第二件是很多中国人注意到在奥运会开幕式上,日本运动员手里拿着中日两国的国旗入场。应该说,这两件事,让中国人感受到日本人民释放出来的善意。中国人是懂得感恩的民族,这次中国人对日本的好感度有较大幅增长不是没有原因的。在奥运会上,日本运动员受到了中国观众的欢迎和鼓励,这也是中国人对日本人民回报的善意。我希望日本媒体客观地把中国人对日本观感改变这一事实,以及中国人释放的善意及时地传达给日本人民。当然,中国媒体也会这样做的。
记者:这次调查结果也显示,相比中国,日本受访者对日中关系的前景并不乐观。现在,日本国内政局发生了变化,两国媒体比较关注这种变化会否让刚刚破冰回暖的中日关系出现变数,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陈昊苏:我们热烈期望日本政局的变化不要影响中日关系的发展。我很高兴地听到日本多位出席本届论坛的政治家也发表了同样的意见。中日双方都应该把发展中日友好关系放到重要的位置上,确保良好的前景。
记者:在日本有这样的声音,近几年日本的政治领导不停更换,致力于发展中日关系的领导人如安倍晋三和福田康夫,他们在任的时间往往比较短。
陈昊苏:我不这样看,我想中国人都不会这样看。日本首相发生变动是由日本国内政治斗争决定的,与中国的关系怎样并不占主要份量。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符合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所以中国高度重视中日关系,希望和日本建立世代友好的战略互惠关系。日本政治家和日本人民多数也坚持这样的主张。日本政局的变化属于日本内政。不干涉他国内政是中国外交所信守的根本原则之一,它涉及到国与国之间互相尊重的问题。中国相信日本的政治家有能力处理好自己国家的问题。事实上,战后的日本也曾经面对过很多困难局面,但每一次日本都智慧地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特约记者李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