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记者 王永志
今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即将举行的全国"两会",热议审议"十一五"规划纲要无疑是"两会"代表委员的重头戏。那么,"十一五"规划剑指何方?此间观察家认为,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中国,承前启后,扶正固本,和谐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十一五"规划纲要之要义。
发轫于上世纪的改革开放,年均百分之九以上的增长速度,给中国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让世界投来惊羡交集的目光。初步核算,中国去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十八万多亿元人民币,至少已是世界第六大经济体,超越法国、英国已在可预见的时程中。
尽管"十一五"规划纲要尚未公布,但去年中共十六届五次会议通过的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已经为世人描绘规划纲要路线图的轮廓。
在此建议中,人们看到中国政府的勃勃雄心: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二0一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二000年翻一番;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百分之二十……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
按照中国经济运行的惯性,到二0一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二000年翻一番,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千六百美元的目标,应非难事;而真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取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性进展,却远远不是一马平川。
毕竟,中国在前进道路上依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简而言之,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经济结构不够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解决"三农"问题任务艰巨;就业压力大,收入分配矛盾较多,贫富冰火两重天,处理好社会利益关系难度加大。所有这些,都是万里长征必须趟过的"雪山草地"。
要纾解这些难题,有专家指出,必须如中医开出"扶正固本,标本兼治"之药方。而中共中央建议中的"六个必须",即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堪称扶正固本的一剂良药,用来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 。
援引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和新闻发言人郑京平的话来说,就是把"稳定政策、注重质量、着力农村、促进和谐"作为基调,为中国中长期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两会历来是中国参政议政的大平台。再过十几天,来自全国各地的五千多名代表、委员将聚集京城,审议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可以预见,他们将对这具有指导性又有约束性的纲领性文件多所建言献策,加以完善,使之更切合实际,为谋划中国未来五年甚至更长远的发展,提供一幅明晰的路线图。只要举国上下沿着既定目标奋进,中国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美景绝非遥不可及,而是可能达致的天堑通途。